巴比伦王国的拼音、解释、组词
巴比伦王国的简介:
bā bǐ lún wáng guó
又称“古巴比伦王国”。古代两河流域的奴隶制国家。约公元前1894年,闪米特人的一支阿摩利人占据幼发拉底河中游东岸的巴比伦城后建立。在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约前1792-前1750),征服两河流域中南部地区(后称巴比伦尼亚),势力强盛,曾颁布《汉谟拉比法典》。前1595年被赫梯王国所灭。
又称“古巴比伦王国”。古代两河流域的奴隶制国家。约公元前1894年,闪米特人的一支阿摩利人占据幼发拉底河中游东岸的巴比伦城后建立。在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约前1792-前1750),征服两河流域中南部地区(后称巴比伦尼亚),势力强盛,曾颁布《汉谟拉比法典》。前1595年被赫梯王国所灭。
- AI解释
关于您提供的“巴比伦王国”这个词,实际上它并非一个单纯的词语,而是一个历史名词。巴比伦是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历史上指的是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今天的伊拉克境内)的一个古老王国。最著名的时期是新巴比伦王国王朝,该时期的巴比伦在公元前6世纪时达到鼎盛,并且以其壮丽的建筑和繁荣的文化著称于世。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巴比伦王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94年左右,由汉谟拉比大帝统一两河流域后正式建立。在其后的数百年间,巴比伦经历了多个兴衰更迭。
- 重要成就:
- 编纂了《汉谟拉比法典》,这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之一。
- 巴别塔传说,虽然其真实性存疑,但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高大建筑的向往与追求。
- 建造了著名的空中花园,尽管真伪至今仍有争议,但仍被视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之一。
五个造句
- 古代巴比伦王国以其精美的艺术和宏伟的建筑而闻名于世。
- 在历史教科书中,我们经常学习到关于巴比伦王国的重要事件,比如汉谟拉比法典。
- 虽然《圣经》中提到的巴别塔至今未被证实存在,但它激发了无数关于人类文明起源的好奇心与想象。
- 人们常常将“巴比伦”用来形容一个繁荣昌盛但后来遭遇衰败的地方或事物。
- 研究古代历史时,了解像巴比伦王国这样的文明对于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至关重要。
请注意,在日常对话中,我们通常不会用“巴比伦王国”这个词来造句,而是会具体到其时间、人物或者事件。希望这些解释和示例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
分词解释
巴
bā
1 粘结着的东西:泥~。锅~。2 粘贴,依附在别的东西上:饭~锅了。~结别人。3 贴近:前不~村,后不~店。4 盼,期望:~望。5 张开:~着眼睛。6 古国名,在今中国四川省东部。7 中国四川省东部,泛指四川:~蜀。~山蜀水。8 词尾,读轻声:尾~。嘴~。9 大蛇:~蛇(传说中能吞大象的蛇)。10 气压的压强单位。11 压强单位。12 姓。
比
bǐ
1 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赛。~附。对~。评~。2 能够相匹:今非昔~。无与伦~。3 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三~二。4 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例。~值。5 譬喻,摹拟:~如。~方。~兴(xìng)(文学写作的两种手法。“比”是譬喻;“兴”是烘托)。~画。~况(比照,相比)。6 靠近,挨着:~~(一个挨一个,如“~~皆是”)。~肩继踵。~邻。鳞次栉~。7 和,亲:~顺。8 及,等到:~及。
伦
lún
1 辈,类:无与~比。不~不类。2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天~。~常。~理。3 条理,次序:~次。~类(a.条理;b.同类)。4 姓。
王
wáng,wà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国。~法。公子~孙。~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公。~侯。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蜂~。~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 大:~父(祖父)。~母(祖母)。5 姓。
国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