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草的拼音、解释、组词

潦草的简介:

lǎo/lào/liáo cǎo
①(字)不工整:字迹~。②(做事)不仔细,不认真:浮皮~。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粗率、不仔细。【例】她做事细心,从不潦草,因此常得到长官的赞许。

2. 凌乱、不工整。【例】写字宜力求工整,不可潦草。

1. 粗率,不仔细。《福惠全书.卷三.莅任部.亲查阅》:「至于库银仓谷,尤属交盘重务,非可潦草过套,以自贻累也。」

2. 字不工整。如:「学生写字宜力求工整,不可潦草。」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二一.龚深父南康帖》:「遽中作复潦草,尚冀道照,不宣。」

《潦草》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书写或完成某件事情时态度马虎、不细致,字迹模糊不清或工作、任务未达到应有的标准和要求。

详细解释:

  • 定义:指做事时的态度粗略、敷衍了事。
  • 用法与搭配:通常用于描述人的行为或书写的状态。例如,“他写作业很潦草”,这里的“潦草”指的是字迹不工整,笔画模糊不清;也可以说“他的报告完成得很潦草”,这里则是指报告的撰写没有经过仔细推敲和修改。
  • 情感色彩:通常含有负面意义,表示做事或书写的态度不够严谨、认真。

造句:

  1. “他在写作业的时候总是很潦草,字迹模糊不清,影响了整体美观。”
  2. “为了赶时间,他只匆匆忙忙地写了封信,显得非常潦草,没有仔细斟酌每一个字词。”
  3. “她虽然平时做事不拘小节,但这次却写了一篇非常潦草的文章,明显是未经深思熟虑的结果。”
  4. “尽管时间紧迫,但他还是花了许多功夫去整理材料,尽量避免书写变得潦草。”
  5. “他强调无论是做设计还是撰写报告,都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不能有丝毫的潦草。”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潦草》不仅指字迹模糊不清,也适用于描述做事时的态度不严谨。

分词解释

lǎo,lào,liáo

1 雨水大。2 路上的流水,积水:~水。

cǎo

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3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