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师爷的拼音、解释、组词
绍兴师爷的简介:
shào xīng/xìng shī yé
1.清代官署中的幕僚,由于绍兴籍人较多,故称。后引申为谋士的代称,有时含贬义。
1.清代官署中的幕僚,由于绍兴籍人较多,故称。后引申为谋士的代称,有时含贬义。
- AI解释
《绍兴师爷》一词在历史和文化语境中具有特定含义,指的是晚清时期活跃于浙江绍兴一带、主要为官府服务并提供法律咨询与文书起草等服务的一种职业群体。他们通常具备深厚的文史知识和较强的文案写作能力,并且善于处理各种政务纠纷。这个称呼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发源地——绍兴,还因为他们往往在公堂中扮演着“师爷”的角色,即顾问、助理的角色。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晚清时期,随着科举考试制度的限制和僵化,文人的出路变得狭窄,一些读书人便转而从事“师爷”这一职业。他们往往通过熟识的地方官或亲戚朋友介绍进入官府工作。
- 角色特点:绍兴师爷不仅负责文书书写、案件处理等事务性工作,还经常在某些情况下被赋予一定的决策权。由于其广泛接触司法和行政程序,许多师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一些领域甚至能够超越正职官员的水平。
造句
- 这位老先生曾是地方上的知名绍兴师爷,如今退休在家,仍然为当地居民提供法律咨询。
-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许多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子弟能成为优秀的绍兴师爷,以期未来在仕途上有所成就。
- 绍兴师爷以其深厚的文史知识和出色的文案能力,在官场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与尊重。
- 传说中的一些“神级”绍兴师爷能够仅凭口述就完成复杂的公堂文书撰写任务,可见他们之才智非凡。
- 随着现代法治体系的完善和发展,“绍兴师爷”的角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了解。
分词解释
绍
shào
1 连续,继承:~复(继承恢复)。~述(继承)。~世(连续几世)。2 指中国浙江省绍兴市:~酒。~剧。~兴师爷(这一职务旧时大多数由绍兴人担任;后来就称刀笔吏、讼棍为“绍兴师爷”,含贬义)。
兴
xīng,xìng
1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2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3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4 流行,盛行:时~。新~。5 准许:不~胡闹。6 或许:~许。7 姓。
师
shī
1 教人的人:老~。导~。~傅。~生。~徒。~德。良~益友。好(hào )为人~。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医~。技~。3 效法:~法古人。4 榜样:~范。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母。~兄。~弟。~妹。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禅~。7 军队:会~。出~。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长。~座。9 一国的首都:京~。10 姓。
爷
yé
1 父亲:“军书十二卷,卷卷有~名”。2 祖父:~~。姥~。3 对长辈或年长男子的敬称:张大~。4 旧时对官僚、财主等的称呼:县太~。少(shào )~。5 对佛、神的称呼:佛~。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