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笏的拼音、解释、组词

绅笏的简介:

shēn hù
1.大带与笏板。古仕宦者所服用。 2.指做官。

  • AI解释

《绅笏》一词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词汇,它是由“绅”和“笏”两个部分组成。

  1. :在古代,士大夫阶层的人常系腰带于腰间,称为“绅”。这根腰带不仅是装饰品,也有一定的实用功能,比如可以用来擦拭衣物。随着时代的发展,“绅”更多地被用来形容那些有修养、有品德的知识分子或官员。

  2. :古代的一种手板工具,在会议时大臣手持用于记录和提示的薄片木版,称为“笏”。它的形状像平板,通常用玉、象牙或竹子制作。在朝堂之上使用笏板是表示尊重和郑重的重要方式之一。

合在一起,“绅笏”一般用来形容古代士大夫或官员的形象,既包含了他们的服饰特征(系有绅带),也体现了他们工作时使用的工具(手持笏板)以及整体文雅气质的象征。

造句

  1. 在朝堂之上,这位老臣身着古装,手执玉笏,神态庄重,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礼乐文明的时代。
  2. 看他那温文尔雅的模样,穿着一袭古袍,手持一把竹制的绅笏,不禁令人想起古代风雅之士。
  3. 这个历史题材的小说中,主人公每次出场都身着古装,腰间系有黑缎长带(即绅),手握玉笏,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4. 在电视剧《大明王朝》的开头,我们看到了几位身穿传统服饰、手持笏板的大臣在宫殿里行礼如仪,展示了“绅笏”形象的壮丽场面。
  5. 虽然现在时代已经改变,但在某些文化活动中,人们依然会穿上古装,模仿古代文官的形象,比如手执玉笏,以体验历史文化的魅力。

分词解释

shēn

1 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大带子,引申为束绅的人:~束(用带子束腰,喻约束)。缙~(旧时高官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2 旧称地方上有势力、有地位的人:~士。乡~。官~。土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