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公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钝公子的简介:
dùn gōng zǐ
1.象的别称。
1.象的别称。
- AI解释
“钝公子”这个词语并非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因此在正式文本或文献中不易找到其定义。但从词语结构来看,“钝”指的是迟钝、不灵活,“公子”通常指古代贵族子弟或者具有绅士风度的青年男性。结合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推测“钝公子”可能是指那些性格较为内向、反应相对迟缓、行事不果断,但不失为温文尔雅或正直的人。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解释并不是固定的定义,而是一种基于词语拆分后语义推测的理解。
为了帮助理解这一概念,我将提供5个造句示例:
- 小李自幼天资聪颖,可他为人敦厚,性格略显钝公子的风格,总是不善于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 与锐利锋芒的性格不同,这位钝公子显得更加稳重平和,在团队中常常扮演着协调者的角色。
- 虽然外表看起来有些木讷,但他的内心充满了激情,正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钝公子。
- 这次项目决策会议上,大家普遍认为那位性格较为内敛、思想深刻的“钝公子”拥有独到见解,应该被赋予更多发言权。
- 在面对紧急情况时,“钝公子”的反应或许会比一般人大几秒,但这并不会影响他在生活中的许多其他方面展现出的智慧与善良。
请注意,以上造句是根据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而构建的,并非实际存在的语句。使用“钝公子”这样的词组在表达时要确保其背景和上下文能够帮助读者理解这一词汇的具体含义。
分词解释
钝
dùn
1 不锋利,不快,引申为不顺利:这把刀真~。成败利~。2 笨,不灵活:~滞(a.迟钝呆滞;b.不锋利)。迟~。愚~。拙嘴~舌。
公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