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号的拼音、解释、组词

邑号的简介:

yì hào/háo
1.古代六品以上官吏之妻妾的封号。

  • AI解释

邑号》这个词并非是一个常见的词语,它可能是指“县名”或“地方名称”的一种称呼方式,在某些语境中,也可能特指某个地区的别称。但作为一个较为非正式或者特定领域的术语,“邑号”并不是汉语标准词汇,且没有明确的定义和广泛使用记录。

基于这个背景信息,我尝试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如果《邑号》是指“县名”的话,那么可以理解为对某一行政区域名称的一种特指或雅称。在古代文献中,很多地方名称都有其对应的别名、雅称等,这通常与当地的地理、文化历史有关。

为了提供更加准确的解析和使用场景,这里给出一个假设性的解释:《邑号》可能指的是某个城市或地区的正式或者惯用称呼(例如某地的简称或雅称)。

接下来是五个基于这种理解构造的句子示例:

  1. 古代文人墨客常在诗文中使用邑号来描绘地方特色,如“邑号扬州自古繁华”。
  2. 在这次会议中,与会代表建议正式将本地区的名称定为《邑号》以突出文化特色。
  3. 该城市的市花、市歌都承载着深刻的《邑号》含义,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象征。
  4. 研究者在编写地方志时会特别注意记录各地的邑号及其变迁过程。
  5. 为了更好地进行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邑号》成为了地区间相互认可的一种简称或雅称。

请注意,由于《邑号》并非正式术语,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误解或者需要更具体的上下文来明确其含义。以上内容是基于假设情境给出的解释和例句。

分词解释

1 城市,都城:城~。都~。2 旧指县:~人(同乡的人)。~庠(明清时称县学)。~宰。3 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4 古同“悒”,愁闷不安。

hào,háo

1 名称:国~。年~。字~。2 旧指名和字以外的别号:如“李白字太白,~青莲居士”。3 记号,标志:信~。暗号。4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码。5 扬言,宣称:~称。项羽兵四十万,~百万。6 指某种人员:病~。伤~。7 标上记号:~房子。把这件东西~上。8 号令,命令:发号施~令。~召。9 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吹~。~兵。10 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