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鲊遗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还鲊遗书的简介:
huán/hái zhǎ/zhà yí/wèi shū
1.《晋书.列女传.陶侃母湛氏》:"侃少为寻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坩鲊遗母。湛氏封鲊及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后以"还鲊遗书"为贤母教子为官清廉之典。
1.《晋书.列女传.陶侃母湛氏》:"侃少为寻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坩鲊遗母。湛氏封鲊及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后以"还鲊遗书"为贤母教子为官清廉之典。
- AI解释
《还鲊遗书》这个词语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或固定短语,而是一个历史典故。它来源于古代的故事,主要描述的是古人之间的诚信和友谊。
故事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相传在三国时期,有一个叫“还鲊”的人,在临终前将自己珍藏的珍贵书信(遗书)托付给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非常珍惜这份托付,即使自己的家境贫困,也没有卖掉这份书信以换取钱财,而是始终保存完好,并在合适的时机将其归还给还鲊的家人或后人。
这个故事主要强调了诚信和友情的价值观,即人在离世之前所托之事应当得到遵守和尊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还鲊遗书”通常用来形容人之间坚守诺言、信守承诺的行为。
接下来我将提供五个与“还鲊遗书”的主题相关的造句:
- 我们应该学习古人那种“还鲊遗书”的精神,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违背自己的诺言。
- 老王生前虽然家境贫寒,但他始终把朋友托付给他的那本古籍藏了起来,直到去世都没有卖掉。这就是真正的朋友之间的信任和诚信。
- 小明答应帮助生病的小丽复习功课,尽管这件事使他失去了周末玩耍的时间,他还是坚持完成了承诺,这正体现了“还鲊遗书”中所蕴含的精神。
- 作为团队的一份子,我们不仅要团结协作完成任务,还要像古人那样坚守诚信原则,确保我们的诺言能够得到履行。
- 虽然这份手稿价值连城,但考虑到它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精神财富,我还是决定将其无偿捐赠给国家图书馆,这是对历史负责的表现,也是真正的“还鲊遗书”。
分词解释
还
huán,hái
1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乡。~俗。衣锦~乡。返老~童。2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手。~击。以眼~眼。以牙~牙。3 偿付:归~。偿~。~本。原物奉~。4 同“ 环 ”,环绕。5 姓。
遗
yí
1 丢失:~失。~落。2 漏掉:~忘。~漏。3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路不拾~。4 余,留:~留。~俗。~闻。~址。~风。~憾。~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5 死人留下的:~骨。~言。~嘱。6 不自觉地排泄:~尿。~精。7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传。8 抛弃:~弃。
书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