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文选的拼音、解释、组词
邓小平文选的简介:
dèng xiǎo píng wén xuǎn
邓小平的主要著作集。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共三卷。1989-1993年出版。收入1938-1992年2月的著作二百零五篇。是邓小平理论的集中体现。
邓小平的主要著作集。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共三卷。1989-1993年出版。收入1938-1992年2月的著作二百零五篇。是邓小平理论的集中体现。
- AI解释
《邓小平文选》是记载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要历史阶段的理论著作,反映了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它不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文献,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改革开放精神教育的重要教材。
详细解释
- 《邓小平文选》:由中共中央编辑,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1975年至1982年、1982年至1987年以及1987年至1992年的著作。这些著作全面反映了邓小平同志的思想理论成果,对于理解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要价值。
造句
- 《邓小平文选》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这句话说明了邓小平文选在指导中国进行改革开放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经常阅读《邓小平文选》,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
体现了青年学生通过阅读《邓小平文选》来获取知识和精神支持的情景。
-
学习《邓小平文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
指出《邓小平文选》在帮助人们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本质方面的价值。
-
《邓小平文选》中的许多论述至今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值得反复研读。
-
说明了《邓小平文选》中理论的持久生命力及其对当前社会和政治议题的重要性。
-
通过学习《邓小平文选》,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的领导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
- 强调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党的领导重要性的论述在指导现代中国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以上句子旨在展示《邓小平文选》的不同应用背景及其在中国社会与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分词解释
邓
dèng
1 姓。
小
xiǎo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雨。矮~。短~精悍。2 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事。~节。~题大作。~打~闹。3 时间短:~坐。~住。4 年幼小,排行最末:~孩。5 谦辞:~弟。~可。~人(①谦称自己,指地位低;②指人格卑鄙的人;③指子女;④小孩儿)。6 妾:~房。
平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选
xuǎn
1 挑拣,择:~择。~购。~辑(①挑选并辑录;②选辑成的书)。~拔。~用。~贤任能。2 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推举出代表或负责人:~举。普~。3 被选中的(人或物):入~。人~。4 选辑成册的作品:文~。诗~。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