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尸马革的拼音、解释、组词
裹尸马革的简介:
guǒ shī mǎ gé
革:皮革。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
革:皮革。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
- AI解释
《裹尸马革》一词出自于古代典籍,主要指的是将士在战场上牺牲后,其尸体被包裹在战马的皮革中。这是一个充满悲壮意味的词汇,常用来形容为国捐躯、英勇就义的情景。它体现了古代将士对于国家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解释: - 裹尸:指用布或其他材料将尸体包起来。 - 马革:战马的皮,这里指的是使用战马皮革来包裹尸体。
造句:
- 那些英勇的战士们在战场上奋不顾身,最终壮烈牺牲,他们的遗体被包裹在马革之中,安息于战场之上。
- 老将军谈起往昔的战斗岁月时,眼中闪现着泪光:“裹尸马革,是我这些年来最真实的写照。”
- 在和平年代,我们铭记历史,缅怀那些曾经用生命守护这片土地的英雄们,他们以身许国,最终或许只能与马革为伴。
- 《裹尸马革》的故事教育我们要珍视和平,因为无数先烈为了这一片土地英勇献身。
- 每当回想起那个悲壮的日子,老将军总是忍不住感慨:“真正的勇士,在于他们可以将一生都奉献给国家,即便最后只能以马革包裹之身,也无怨无悔。”
这些句子不仅能够表达“裹尸马革”这一词汇的含义,还通过具体情境加深了对历史故事的理解和情感共鸣。
分词解释
裹
guǒ
1 包;缠绕:~脚。把这包糖~好。~足不前。2 夹带;夹杂:不该把次货~进去卖。好人坏人~在一起一时分不清。3 方言,吸(奶):小孩生下来就会~奶。
尸
shī
1 死人的身体:~体。~骸。僵~。借~还魂。2 〔~位〕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如“~~素餐,“~~误国”。3 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马
mǎ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蜂。~勺。3 姓。
革
gé
1 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皮~。~履(皮鞋)。~囊。2 改变:~新。~命(➊原意是改变命运;➋现指改变社会制度、建立新社会的群众运动;➌亦指改造旧技术、旧思想的运动)。改~。变~。3 取消,除掉:~除。~职。~故鼎新(去除旧的,建立新的)。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如鼓等。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