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改革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字改革的简介:
wén zì gǎi gé/jí
1.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其通用文字的改革。在我国﹐主要指对汉字的改革﹐有些少数民族也有文字改革问题。
1.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其通用文字的改革。在我国﹐主要指对汉字的改革﹐有些少数民族也有文字改革问题。
- AI解释
《文字改革》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使用的文字系统进行修订、优化或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涉及简化书写方式,减少字符数量,或者引入新的符号以提高文字表达效率和准确性,使得语言更加简洁明了,更易于学习和掌握。
详细解释:
- 目的:文字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文字系统的实用性和可读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需求。
- 内容:这可能包括简化笔画、减少汉字数量(如汉语中的汉字简化)、引入新的符号或字母系统等。
- 实施方式:通常由政府语言委员会主导或指导进行,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造句示例:
- 为了更好地推广普通话,国家开展了文字改革工作,制定了新的拼音规则,帮助更多的人快速学习并使用这一通用语言。
- 在文字改革的过程中,某些古文字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简洁的现代符号,这使得初学者能够更快地掌握基本书写技能。
- 《文字改革》的成功实施,不仅提高了人们的阅读和写作效率,还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与交流。
- 文字改革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它既要考虑语言的历史文化背景,又要兼顾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
- 汉语的文字改革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有进一步简化和完善的空间。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文字改革》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字
zì
1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汉~。~符。~母。~典。~句。~里行(háng )间。~斟句酌。2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草~。篆~。颜~。柳~。欧~。赵~。3 书法的作品:~画。~幅。4 字的音:~正腔圆。5 人的别名,亦称“表~”,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号”。6 合同,契约:~据。7 旧时称女子出嫁:待~闺中。8 生子,乳,爱:~乳(生育)。~孕(怀孕)。
革
gé
1 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皮~。~履(皮鞋)。~囊。2 改变:~新。~命(➊原意是改变命运;➋现指改变社会制度、建立新社会的群众运动;➌亦指改造旧技术、旧思想的运动)。改~。变~。3 取消,除掉:~除。~职。~故鼎新(去除旧的,建立新的)。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如鼓等。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