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的拼音、解释、组词

资治通鉴的简介:

zī zhì tōng/tòng jiàn
书名。编年体史书。北宋司马光著。成书于1084年。上起公元前403年,下迄公元959年。取材极广,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亦记载经济、文化等。

  • AI解释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中的经典之作。这部书主要以历史事件为线索,从战国时期开始叙述至五代末年,涵盖了16个朝代的历史,共294卷,约300多万字。

详细解释:

  • 名称含义:“资治”,即“供帝王统治之用”,意在提醒读者此书可作为君主治理国家的参考;“通鉴”指的是通贯古今、总结前朝兴衰得失的历史记录。
  • 内容与编纂方式:《资治通鉴》不仅记述了历史事件,还详细记载了人物言行、风俗变迁等。全书采取编年体格式编写,将相同或相近时间发生的不同事件汇总于同一卷中。其编纂过程采用了多种史籍作为参考,并通过众多人物的考证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 价值与影响:《资治通鉴》在史学研究领域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不仅为中国古代历史书写树立了典范,而且对后世的政治、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严谨的编纂方法和丰富的内容也使其成为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变迁的重要文献。

造句示例:

  1. 这本书是《资治通鉴》中的一个章节。
  2. 阅读《资治通鉴》,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从中汲取智慧。
  3. 资治通鉴》中记载了北宋初期与辽国的数次交战。
  4. 我们可以从《资治通鉴》里学到很多关于古代政治的知识。
  5. 研究《资治通鉴》,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分词解释

1 财物,钱财:~源。物~。~财。~金。~费。~料。工~。川~(路费)。2 经营工商业的本钱和财产:~本。外~。独~。合~。~方。3 供给,帮助:~助。~送。~敌。可~借鉴。4 智慧能力:~质。天~。5 出身和经历:~格。~历。6 姓。

zhì

1 管理,处理:~理。~家。~丧。~标。~本。~国安邦。自~。统~(a.管理;b.分配)。2 整理:~河。~水。3 惩办:~罪。处(chǔ)~。4 医疗:~病。~疗。医~。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蝗。~蚜虫。6 从事研究:~学。~史。7 安定:~世。~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府~。~所。9 姓。

tōng

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风。~天。~气。~宵。~行。~过。~衢。贯~。四~八达。曲径~幽。2 懂得,彻底明了:~晓。~彻。~今博古。~情达理。3 传达:~令。~讯。~报。~告。~知。~缉。~谍。4 往来交接:~敌。~商。~邮。~融。~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沟~。5 普遍、全:~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论。~体。~身。~读。~常。~病。~盘。普~。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奸。私~。

jiàn

1 镜子。2 照:光可~人。3 观察,审察:~别。~定。~赏。~于(看到,觉察到)。台~(书信用语,表示请人看信。亦作“惠鉴”、“钧鉴”)。~往知来。4 可以使人警惕或引为教训的事情:借~。~戒。前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