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米法的拼音、解释、组词
平米法的简介:
píng mǐ fǎ
1.明中叶以后在江南实行的田赋征收的改革办法。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针对江南田赋奇重,负担不均的现象,江南巡抚周忱创平米法,沿袭至清。其法将正米及耗米合计,科则重的加耗少,科则轻的加耗多,据此规定平米则例,再以平米则例算出应征米粮和银两数额。
1.明中叶以后在江南实行的田赋征收的改革办法。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针对江南田赋奇重,负担不均的现象,江南巡抚周忱创平米法,沿袭至清。其法将正米及耗米合计,科则重的加耗少,科则轻的加耗多,据此规定平米则例,再以平米则例算出应征米粮和银两数额。
- AI解释
看来您可能是在输入“平方米”的表述。在中国和一些其他地区,“平方米”是一种面积单位,表示长度为一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大小,主要用于测量房屋、土地等的面积。在国际单位制中,其符号是m²。
详细解释:
- 定义:1平方米等于1米乘以1米。
- 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建筑、房地产等领域,用于描述房间、地块、建筑物等的大小。
- 换算关系:
- 1公顷 = 10,000 平方米
- 1平方千米 = 1,000,000 平方米
造句示例:
- 这个小区有2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
- 我们的办公室大约是50平方米,刚刚好适合五个人工作。
- 根据规划,新开发的土地面积将达300万平方米。
- 小明家的房子是96平方米,非常适合他们一家四口居住。
- 老板要求装修预算控制在1200元每平方米以内。
这些句子展示了“平方米”在不同场景中的使用方式。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平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米
mǐ
1 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小~。大~。稻~。~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2 国际长度单位(旧称“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3 姓。
法
fǎ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