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修的拼音、解释、组词
清修的简介:
qīng xiū
1.谓操行洁美。 2.谓淡泊省修。 3.谓清白显贵的门第。 4.佛教指在家修行。《五灯会元.黄龙新禅师法嗣.空室智通道人》:"空室道人智通者﹐龙图范珣女也﹐幼聪慧﹐长归丞相苏颂之孙悌。未几厌世相﹐还家求祝发﹐父难之﹐遂清修。"后用为对修行的统称。
1.谓操行洁美。 2.谓淡泊省修。 3.谓清白显贵的门第。 4.佛教指在家修行。《五灯会元.黄龙新禅师法嗣.空室智通道人》:"空室道人智通者﹐龙图范珣女也﹐幼聪慧﹐长归丞相苏颂之孙悌。未几厌世相﹐还家求祝发﹐父难之﹐遂清修。"后用为对修行的统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淡泊修为。《晋书.卷九十一.儒林传.徐邈传》:「邈陋巷书生,惟以节俭清修为畅耳。」《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王昶传》:「端一小心,清修密静。」
2. 清白显贵的家世。《北史.卷四.魏世宗宣武帝本纪》:「清修出身:公,从八下;侯,正九上。」
3. 佛教指在家中修行。《五灯会元.卷十八.空室智通道人》:「未几厌世相,还家求祝发,父难之,遂清修。」
《清修》一词在中文中通常用来指代“清净修炼”或“清静修行”,主要含义是指在环境、心境上保持一种清洁宁静的状态,进行某种精神修养或者道德实践。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宗教色彩或是古代文人追求的境界,强调内心的平和与外界的清净相互交融。
详细解释
- 清:指环境或心境的洁净和宁静。
- 修:指修炼、修行的过程,可以是对个人品德的磨练,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提升。在宗教语境中,则常常指的是通过特定的仪式、冥想等方法达到内心的清净。
造句
- 他每天清晨都会到湖边静坐,进行清修,以此来净化心灵。
- 在古代文人的生活中,“清修”不仅仅是一种修行方式,也是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
- 为了更好地清修,许多僧侣会选择远离尘嚣的地方,如深山古刹等。
- 通过长期的清修,他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心无旁骛的精神境界。
- 在现代社会中,“清修”也可以被理解为在忙碌的生活之余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净化的方式。
分词解释
清
qīng
1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水。~泉。~流(①澄澈的水流,如“一股~~”;②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澈。~碧。~朗。~新。~醇。月白风~。2 安静,不烦:冷~。凄~。~闲。~静。~淡。~幽。~谧(宁静)。3 单纯不杂:~唱。~茶。4 明白,明晰:~楚。~晰。~醒。~通(文章层次清楚)。~亮。5 一点不留,净尽:~除。肃~。~剿。~洗。~君侧(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6 整理,查验:~理。~查。~点。~仓。7 详细登记:~册。~单。8 公正,廉洁:~廉。~正。~官。~绩。9 洁净,纯洁:~洁。~爽。冰~玉洁。10 高洁,高尚的,高明的:~高。~绮。~雅。~操。~介(清高耿直)。~望(清白高尚的声望)。~识(高明的见识)。11 太平,不乱:~平。~泰。~和。12 中国朝代名:~代。~宫秘史。13 姓。
修
xiū
1 装饰,使完美:~饰。~辞。装~。2 整治,恢复完美:~复。~治。~缮(修理)。~浚(修理疏通)。~好。~明(古代指政治清明)。3 剪或削:~剪。4 兴建,建造:~建。~筑。5 编纂,撰写:~书。~史。~纂。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学。~业。~养。7 长(cháng ),高:~长。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行。~女。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