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闽丘陵的拼音、解释、组词

浙闽丘陵的简介:

zhè mǐn qiū líng
浙江东半部、福建全省和广东东部低山和丘陵的总称。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主要由花岗岩或火山岩组成。有武夷山、雁荡山等风景名山。河流横切山脉,形成峡谷急流。多河谷盆地和河口平原。海岸曲折,多天然良港和岩岛。

  • AI解释

《浙闽丘陵》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片重要地理区域,具体指的是浙江省和福建省交界处的一片低矮而起伏不平的山地,是江南丘陵的一部分。此区域以海拔较低的丘陵和平原为主,地形较为平坦,但也有许多小山丘和谷地。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覆盖率较高,多为常绿阔叶林,是中国重要的林业资源区之一。

详细解释

  • 地理位置:浙闽丘陵位于中国东南部,包括浙江省南部、福建省北部及其边界地带。
  • 地形特征:该地区以低矮的丘陵为主,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由于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丘陵地表多为肥沃土壤,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 植被覆盖:浙闽丘陵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森林覆盖率高,以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为主,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 人文与经济:该区域不仅自然环境优越,而且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历史上,这一地区也是文化繁荣之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造句

  1. 浙闽丘陵地区的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这里的绿茶品质优异。
  2. 秋天来临时,浙闽丘陵的枫叶如火如荼,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3. 在浙闽丘陵上,人们可以享受到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够品尝到地道的地方美食。
  4. 保护浙闽丘陵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5. 浙闽丘陵不仅是农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旅游和休闲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分词解释

zhè

1 〔~江〕a.古水名,今中国钱塘江及其上流的总称。亦称“渐江”、“之江”、“曲江”;b.省名,位于中国东部。

mǐn

1 中国福建省的别称。

qiū

1 小土山:土~。沙~。~陵。~壑。2 像小土山凸起的:~疹。3 坟墓:~墓(大墓)。~垄。4 量词,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一~十亩大的小田。5 众人聚居的地方:~民(乡民,邑民)。6 用砖石封闭有尸体的棺材。7 姓。

líng

1 大土山:山~。丘~。~谷迁变(简作“陵谷”)。2 高大的坟墓:~园。~墓。~寝。3 古同“ 凌 ”,侵犯,欺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