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若惊龙的拼音、解释、组词
矫若惊龙的简介:
jiǎo ruò jīng lóng
矫:矫健。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矫:矫健。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 AI解释
《矫若惊龙》是形容书法艺术的一种赞美之词,出自东晋王羲之的行书作品。"矫"在此处有“灵活、生动”之意;"若"意为“好像”,"惊龙"则形象地描述了书法笔画如惊龙出水般的流畅与灵动。整体来说,这四个字用来形容书法艺术之美妙,以及书写者技艺的高超和作品的独特韵味。
造句: 1. 这位书法家的作品充满了矫若惊龙的艺术魅力,让人赞叹不已。 2. 王羲之的《兰亭序》就像矫若惊龙一般,每一个笔画都蕴含着自然流畅的力量之美。 3. 在书法展览上,我最喜欢的作品是那幅被赞誉为矫若惊龙的作品,其运笔之流畅、结构之精妙令人赞叹。 4. 他挥毫泼墨之时,每一笔都如同矫若惊龙般跃然纸上,展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高超技巧。 5. 这个字写的真好,就像矫若惊龙一样生动活泼,给人以无限的艺术享受。
分词解释
矫
jiǎo,jiáo
1 纠正,把弯曲的弄直:~正。~形。~治。~世(矫正世俗)。~情(故意违反常态,表示与众不同)。~枉过正。2 假托:~命。~诏。~虔(官吏假托上命掠夺百姓的财物)。3 强壮,勇武:~健。~捷。~~(a.勇武的样子;b.出众的样子)。4 姓。
若
ruò,rě
1 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2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3 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4 约计:~干(gān )。~许。5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6 顺从:“曾孙是~。”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
惊
jīng
1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车。~群。马~车败。2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恐。~骇。~愕。~惶。~诧。~遽。~厥。~悟。~心动魄。~惶失措。~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3 震动:~动。~扰。~堂木。打草~蛇。4 出人意料的:~喜。
龙
lóng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