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黄的拼音、解释、组词

皮黄的简介:

pí huáng
1."西皮"﹑"二黄"两种声腔的并称。京剧的声腔﹐以西皮和二黄为主﹐故京剧亦称"皮黄"。参见"西皮"﹑"二黄"。

  • AI解释

皮黄》,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唱腔类型,也是京剧的主要声腔之一。它是由“皮黄”两个曲调组合而成:“皮”指的是西皮,“黄”指的是二黄。这两种旋律风格在唱腔上的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表演艺术。

详细解释

  • 皮黄是传统戏曲中的一种演唱形式,由西皮和二黄两种音乐元素结合而成。
  • 西皮:起源于湖北汉剧,音调高亢激昂,多用于表达欢快、激动的情绪。
  • 二黄:源自安徽徽戏,旋律柔和且富于变化,常用来表达忧伤、沉思的情感。
  • 在京剧表演中,“皮黄”唱腔广泛应用于各种角色和场景,既能表现宏大壮阔的场面,也能细腻地表达人物情感。

造句

  1. 这场京剧《空城计》中的“西皮流水”,运用了皮黄唱腔,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三国时代。
  2. 在《贵妃醉酒》中,杨贵妃的唱段采用了经典的二黄慢板,展现了皮黄唱腔的独特魅力。
  3. 传统戏《四郎探母》中的男女主角对唱部分使用了西皮与二黄相结合的方式演唱,使得剧情更显丰富多姿。
  4. 京剧表演艺术家常会将皮黄唱腔与其他戏曲元素融合,在不同的作品中展现出创新与传承并重的艺术风格。
  5. 在现代改编的京剧《牡丹亭》里,编导通过巧妙运用西皮和二黄两种不同风格的旋律来刻画人物性格变化。

这些造句意在展示“皮黄”这种传统唱腔在不同类型和风格的戏曲作品中的应用,体现了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其广泛的艺术表现力。

分词解释

1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毛。2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3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书~。4 表面:地~。5 薄片状的东西:豆腐~。6 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了。7 不老实,淘气:顽~。8 指橡胶:胶~。~球。9 姓。

huáng

1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色。~昏。牛~。~澄澄。信口雌~。2 特指中国黄河:~灾。治~。~泛区。3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老(黄帝和老子)。炎~子孙。4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了。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