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邑的拼音、解释、组词

守邑的简介:

shǒu yì
1.为守卫﹑照料而设的居住点。

  • AI解释

词语:守邑

释义与用法:

  • 守邑(shǒu yì):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军事或行政职官,主要职责是负责守护、治理一个特定的城邑。这种职衔通常出现在地方行政区划中,如县、州等。在不同朝代,“守邑”一词的具体含义和职能会有所变化。

  • 在具体使用时,“守邑”更多地用来描述一种职务或官名,并且常与某一具体的城邑相联系,表示对特定地区的管辖责任。例如,在某些历史文献中可能会提到“某人为某某地方的守邑”。

造句:

  1. 古代时期,为了确保边疆的安全,朝廷常常会派有能力的人担任守邑一职来管理当地的军事和行政事务。

  2. 在北宋初期,赵匡胤曾被封为‘守太原’之官,意即负责守护太原城及其周边地区。

  3. 唐代后期,随着藩镇割据现象的加剧,许多官员都以“守某地”为名,实际掌控着地方权力,形成了不少独立于中央控制的强大势力。

  4. 明朝时期的卫所制度中,守邑指的是负责管理特定卫所区域的军事长官,他们不仅要防备敌对势力入侵,还要维护地方治安稳定。

  5. 在明清交替时期,许多原明朝官员改任清朝政府下的新职务“守某地”,虽然称谓相似,但其实际权力结构和运作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些句子展示了“守邑”这一词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适用背景及其具体职能的多样性。

分词解释

shǒu

1 保持,卫护:~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御。~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节。~恒。~望相助。墨~成规。2 看管:看~。~护。3 在一个地方不动:~株待兔。留~。4 遵照:遵~。~法。~时。5 维持原状,不想改变:保~。因循~旧。6 呆在一起:厮~。7 节操:操~。8 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9 古代官名:太~。~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刺(太守,刺史)。~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10 姓。

1 城市,都城:城~。都~。2 旧指县:~人(同乡的人)。~庠(明清时称县学)。~宰。3 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4 古同“悒”,愁闷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