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的简介:
wài jǔ bù bì chóu,nèi jǔ bù bì zǐ
举:推荐;避:避开;失:失掉;亲:亲属。推荐人才,即使是仇人也不遗弃,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遗漏。形容办事公正。
举:推荐;避:避开;失:失掉;亲:亲属。推荐人才,即使是仇人也不遗弃,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遗漏。形容办事公正。
- AI解释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一句古代中国谚语或成语,意思是推荐人才时不回避自己的仇人或者亲近的人。这句话强调选拔人才时应当公平公正、不带私情,即使面对自己所厌恶或亲近的人也不应有所偏袒。
详细解释
- 外举:指对外部推荐人选。
- 内举:指对内部推荐人选。
- 仇:指与自己有矛盾或者仇恨的人。
- 子:这里泛指亲属,不单指儿子。
这句成语反映了古代儒家思想中选拔人才公正无私的一面。它不仅在官场上适用,在现代社会中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即无论个人感情如何,都应该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推荐或选拔。
造句
- 公司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决定实施新的人才晋升机制,“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成为了这次选拔的重要原则。
- 张总一直秉持着“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理念,在人才选拔中从未偏袒自己的亲戚或朋友。
- 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组委会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个人关系干预。
- 学校在招聘教师时严格按照“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原则进行选拔,保证了所有应聘者的公平竞争机会。
- 他常说,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要坚持原则,“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这样才能真正选出最适合的人选。
通过以上造句可以看出,这句成语强调在推荐或选拔人才时不带有私情和偏见,追求公正、客观的原则。
分词解释
外
wài
1 与“内”、“里”相对:~边。~因。里应(yìng )~合。~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国。~路(同“外地”)。~族。~省。~星人。3 指“外国”:~域。~宾。~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婆。~甥。5 称岳父母:~父。~姑(岳母)。6 称丈夫:~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号(绰号)。~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末。~净。
举
jǔ
1 向上抬,向上托:~头。~手。~重。~棋不定。2 动作行为:~止。轻而易~。3 发起,兴办:~义。~办。创~。4 提出:~要。~例。5 推选,推荐:推~。荐~。6 全:~国。~世。~家。7 古代指科举取士:科~。~人。一~成名。8 攻克:“一战而~鄢、郢”。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避
bì
1 躲,设法躲开:~雨。~暑。~世。~讳。回~。~重就轻。~世绝俗。2 防止:~免。~孕。~嫌。~雷针。
仇
chóu,qiú
1 深切的怨恨:~敌。~恨。~视。疾恶如~。同~敌忾(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内
nèi,nà
1 里面,与“外”相对:~部。~外。~定。~地。~阁。~行(háng )。~涵。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人。~亲。~弟。3 亲近:~君子而外小人。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