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白毫子的简介:

bái háo zǐ
1.传说中的汉隐士。

  • AI解释

在现代汉语中,“白毫子”这个词汇并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意义,它可能指代不同的事物。根据上下文的不同,它可以指的是几种情况:

  1. 佛教用语:有时“白毫子”用来描述佛像或佛像画中的某些细节特征,比如佛陀的眼睛周围通常会有一圈白色细毛称为“白毫”,象征着智慧和纯洁。

  2. 植物名称:在一些地方方言中,“白毫子”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植物或者果实。但在标准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未收录此词作为正式词汇。

  3. 其他含义:还有可能是某些地区或社群自创用语,指代某类物品、现象等,具体意义需结合特定场景确定。

由于“白毫子”的使用并不广泛且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在这里我主要基于佛教背景提供解释,并尝试构建几个造句来展示它的可能用法:

造句

  1. 在寺庙里,导游指着佛像说:“你看,这就是佛陀的‘白毫子’,象征着他的智慧和纯洁。”

  2. 艺术家绘制了一幅佛陀画像,在眼睛周围细心地描绘了细腻的“白毫子”。

  3. 参观者惊叹于这尊佛像是如何精细到连“白毫子”都刻画得如此逼真。

  4. 佛教徒在讲解经文时,提到佛陀的“白毫子”,解释其象征意义。

  5. 一位画家准备创作一幅描绘佛陀形象的作品,决定仔细研究如何准确表现“白毫子”。

请注意,“白毫子”的具体用法可能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境有所不同。如果需要更具体的解释或应用,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

分词解释

bái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2 明亮:~昼。~日做梦。3 清楚:明~。不~之冤。4 纯洁:一生清~。~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忙。~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吃~喝。8 陈述:自~。道~(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话文。10 告语:告~(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红~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匪。~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剧。15 姓。

háo

1 细长而尖的毛:~毛。~发(fà)。~末(喻极微小的数量或部分)。丝~。2 指毛笔:挥~。~素。3 中国的秤或戥子上的提绳:头~。二~。4 中国市制计量单位,十毫等于一厘(长度、地积、重量单位);一百平方毫等于一平方厘(面积单位)。5 方言,货币单位,角、毛。6 数量极少,一点儿(限用于否定式):~不费力。~无二致。7 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表示该量的千分之一:~米(公制长度单位,“米”的千分之一。)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