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虎刻鹄的拼音、解释、组词
画虎刻鹄的简介:
huà hǔ kè hú
①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①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 AI解释
《画虎刻鹄》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虞延传》,原意是指画虎不成反像狗,雕刻天鹅却未能成形。比喻模仿的对象与期望的结果相去甚远,最终徒劳无功。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来形容学习或做事时模仿别人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详细解释
-
成语典故:东汉时期,有个叫陈蕃的人想学齐桓公那样的雄才大略;虞延的儿子想要做诸葛亮一样的人杰。于是,他们各自按照自己心目中的形象进行创作,但结果却不如所愿。
-
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盲目模仿别人或者试图成为另一个人的复制品往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造句
- 小明看了很多画虎的手册,却始终画不好,反倒是像极了狗。这真是典型的“画虎刻鹄”。
-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总是试图模仿那些流利的口音,结果往往是南辕北辙,效果不佳。
- 他一直想成为马云一样的企业家,但是无论在模仿他的行为还是策略上,都显得力不从心,最终只能“画虎不成反类犬”。
- 小李为了准备演讲比赛,疯狂模仿著名演说家的风格,结果却是“刻鹄不成尚类鹜”,不如直接发挥自己的特色来得自然。
- 在设计新产品时,公司希望复制苹果的成功模式,但最后却只能“画虎刻鹄”,产品缺乏独特性而未受市场欢迎。
分词解释
画
huà
1 绘图:绘~。~图。~像。~地为牢。~脂镂冰(在凝固的油脂或冰上绘画雕刻,一融化就都没有了,喻劳而无功)。2 图像:~面。~片。~坛。~板。~卷(juàn )(①成卷轴形的画;②喻壮丽的景色或动人的场面)。~外音。图~。诗中有~。3 写,签押,署名:~到。~卯。~押。~供。4 用手、脚或器具做出某种动作:比~。指手~脚。“曲终收拨当心~”。5 字的一笔称一画:笔~。6 同“ 划 ”。
虎
hǔ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2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3 古同“唬”,威吓。4 古同“琥”,琥珀。
刻
kè
1 雕,用刀子挖:~本(雕版印成的书本)。~石。~字。~板。~舟求剑。2 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五点一~。3 时间:此~。即~。顷~(极短时间)。时~。~不容缓。4 形容程度极深:深~。~意。~骨(感受深切入骨)。~苦。5 不厚道:~毒。~薄。尖~。苛~。6 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