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讳之禁的拼音、解释、组词

忌讳之禁的简介:

jì huì zhī jìn
指禁忌的言论或举动。

  • AI解释

忌讳之禁》这个词语虽然不是标准汉语中常用的一句话,但从字面意思来看,“忌讳”指的是人们在某些情况下认为不吉利或不适合的行为、话题等;“之禁”则意味着对这些忌讳的禁止或避免。因此,可以理解为“对忌讳行为或话题的一种约束”。不过,这种解释可能更偏向于现代汉语中对于词汇意义的理解和构建,而并非字面上直接翻译的结果。下面提供5个造句作为参考:

  1. 在一些传统节日里,人们会特别注意忌讳之禁,避免说不吉利的话,以求得好运。
  2. 为了保持和谐的社交环境,我们在交流中应当尊重彼此的文化背景和禁忌,遵循忌讳之禁的原则。
  3. 小明在与外国人沟通时非常注重忌讳之禁,因为他知道有些话题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会引起误解或不快。
  4. 古人对于风水学说中的忌讳之禁十分重视,认为通过遵守这些规则可以避免不利的影响。
  5. 在某些宗教或信仰体系内,禁忌往往被严格规定和遵循,以示对神灵的尊敬,这也是一种形式上的忌讳之禁

请注意,在实际使用中,“忌讳”通常是一个单独使用的词语,并不直接与“之禁”一起作为固定搭配出现。希望这些造句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忌讳”的概念。

分词解释

1 嫉妒,憎恨:猜~。~才。~能。~妒。~贤妒能。2 害怕,畏惧:顾~。肆无~惮。3 禁戒:~戒。~食。~讳。禁~。4 父母或祖先死亡的日子,迷信称不吉利的日子:~日。~辰。生~(已死父母的生日)。

huì

1 避忌,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言。~匿。~饰。忌~。隐~。直言不~。~疾忌医。2 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名~。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jīn,jìn

1 受得住,耐久:~受。~得住。~不起。弱不~风。2 忍耐,制止:不~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