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伍的拼音、解释、组词

卒伍的简介:

zú/cù wǔ
1.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百人为卒。 2.泛指军队,行伍。 3.指士兵。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古代民兵的编制。五人一组为伍,百人一组为卒。见《周礼.地官.小司徒》。后泛指军队、行伍。《国语.周语中》:「四军之帅,旅力方刚;卒伍治整,诸侯与之。」《董西厢》卷二:「公等身充卒伍,忝预军官。」

《卒伍》这个词在古代中国军事语境中使用,通常指的是军队中的基层编制单位或士兵。从字面上看,“卒”可以理解为士兵、人,而“伍”则有编队之意。在更具体的古代军事术语中,它还涉及到一种特定的军制和训练体制。

详细解释:

  • 定义:古代中国的一种军事编制体系中的基层单位。
  • 背景信息:在中国古代,《司马法》等典籍中有提到“卒伍”的概念,反映了一种通过严格训练来提高士兵作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方法。在不同的朝代,“卒”和“伍”的具体含义或结构可能有所不同。
  • 功能与作用:作为军队的基本组成单元之一,它不仅负责执行战斗任务,还承担着日常的军事训练、纪律维护等职能。

造句:

  1. 在古代战争中,每一个士兵都必须严格遵守《司马法》中的规定,在军营内按照“卒伍”的编排进行训练。
  2. 虽然现代社会已不再实行类似的“卒伍”制度,但这种通过小团队训练来提升个人和集体战斗力的理念仍然值得借鉴。
  3.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现代军事学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军队的组织结构与作战方式,“卒伍”的概念为他们提供了重要参考。
  4. 在某部关于中国古代军史的电影中,演员们生动地展现了“卒伍”士兵们的日常训练生活和激烈的战场场景。
  5. 今天的小学、中学乃至大学校园中,也可以借鉴古代“卒伍”制度中的某些理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提升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分词解释

zú,cù

1 兵:士~。小~。兵~。2 旧称差役:走~。3 死亡:病~。生~年月。4 完毕,终了:~岁(度过一年)。~业(毕业)。5 终于:~胜敌军。

1 古代军队的编制:一~(五人)。2 军队:入~。落~(掉队)。3 同伴的人:羞与为~。4 “五”的大写。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