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经童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十经童子的简介:
shí jīng tóng zǐ
1.南朝宋周续之十二岁时通五经五纬,被称为"十经童子"。
1.南朝宋周续之十二岁时通五经五纬,被称为"十经童子"。
- AI解释
关于“十经童子”这一词,实际上它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典故中的固定表达。可能是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中或是文学创作中提到的概念。不过,我们可以从字面上来理解其含义,并尝试创造一些例子。
解释:
- “十”:通常指的是一种数量或者排列顺序。
- “经”:在古代中国,“经”常指的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如《诗》、《书》、《礼》、《易》、《春秋》等六经,后来扩展到十三经或更多。也可以比喻为规则、原则或标准。
- “童子”:指未成年的男子。
结合这些元素,“十经童子”可能被用来形容精通儒家经典或其他知识的儿童或者少年学者,象征着年轻却博学的人物形象。
造句:
- 在古代私塾中,那些年幼便能通读《四书》、《五经》的“十经童子”,无疑受到了极高的尊重与赞美。
- “十经童子”在当时社会被视为才智超群的典范,他们的故事常被用来激励后辈努力学习。
- 他虽年仅十二岁,却对儒家经典了如指掌,堪称当世罕见的“十经童子”。
- 学校举办了一场表彰大会,颁发给那些在各种知识竞赛中胜出且年纪轻轻的学生们——他们被人们誉为未来的“十经童子”。
- 在古代文人雅集上,“十经童子”的出现往往成为一大看点,他们的才学与青春洋溢吸引了众多宾客的目光。
请注意这些造句均为基于“十经童子”可能含义的创作,并非来源于正式的历史或文学资料。如果这是某个特定作品中的概念,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
分词解释
十
shí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经
jīng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10 缢死,上吊:自~。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12 古同“ 京 ”,数目。13 姓。
童
tóng
1 小孩子:儿~。~工。~谣。~话。~心。~趣。~真。2 旧时未成年的仆人:书~儿。3 没有结婚的:~男。~女。~贞。4 未长成的:~牛(没长角的小牛)。5 秃:~山。头~(喻人秃顶,如“~~齿豁”)。6 古同“瞳”,瞳孔。7 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