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止的拼音、解释、组词

动止的简介:

dòng zhǐ
1.动作与静止。 2.行动;举止。 3.起居作息。谓日常生活。多用作书信中的问候语。 4.古代监狱的别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动静。《庄子.天地》:「有形者,与无形无状而皆存者,尽无。其动止也,其死生也,其废起也,此又非其所以也。」

2. 行为举止。《宋书.卷七二.文九王传.建平宣简王宏传》:「使动止应规,进退中律,然后畜锐观衅,因时而动,摧敌陷坚,折冲于外。」

3. 商代对监狱的别称。《太平御览.卷六四三.刑法部.狱》:「《博物志》曰:『夏曰念室,殷曰动止,周曰稽留,三代之异名也,又狴犴者亦狱别名。』」

《动止》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较为少见,通常它并不是作为一个固定成语或常用词汇使用的。但从其字面结构来看,“动”是指动作、活动,“止”则是指停止、静止。结合这两个字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行动与静止”的状态或者行为模式。

详细解释

  • :表示事物处于变化或进行的状态。
  • :表示事物的静态、停滞状态。
  • 合起来,《动止》一词更多地被用在哲学、军事等领域,用来讨论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和时机选择。它强调了动态与静态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

造句

  1. 在战略部署上,我们要灵活运用《动止》,根据不同环境调整策略。
  2. 这个项目刚开始时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动止》原则告诉我们,在初期应该积极争取资源。
  3. 他的演讲风格多变,有时激昂热烈、充满激情(动),有时又平静如水、引人深思(止)。
  4. 面对困难,《动止》原则启示我们既要勇于克服挑战(动),也要适时调整心态保持冷静(止)。
  5. 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灵活运用《动止》,既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动),又能掌握分寸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止)。

分词解释

dòng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2 使开始发生:发~。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6 非静止的:~画。7 可变的:~产。8 行为:举~。~作。9 常常:~辄得咎。

zhǐ

1 停住不动:~步。截~。2 拦阻,使停住:~痛。禁~。3 仅,只:~有此数。不~一回。4 古同“趾”,脚;脚趾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