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强度的拼音、解释、组词

劳动强度的简介:

láo dòng qiáng/qiǎng/jiàng dù/duó
劳动的紧张程度。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劳动力消耗的程度。

  • AI解释

劳动强度》是描述人们在工作或生产活动中所承受的身体、心理及精神上的负荷程度。通常,劳动强度被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类,有时也细化到包括对肌肉力量的要求、持续时间的长短、体力与脑力的结合比例等因素。

  1. 劳动强度:指从事的是较为轻松的工作,如办公室工作等。
  2. 劳动强度:涉及较多的身体活动或需要一定的体能支持,比如工厂流水线上的简单作业。
  3. 劳动强度:对体力的要求较高,持续时间长或者重复性大的工作,例如建筑工地的搬运、挖掘等工作。

造句

  1. 因为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好,他不得不选择一份工时很长且劳动强度很大的工作来补贴家用。
  2. 在进行体育锻炼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可以有效预防因过大劳动强度导致的身体损伤。
  3. 新入职员工在开始阶段往往需要从一些轻劳动强度的工作做起,逐步适应公司环境和要求。
  4. 老王年纪大了但依然坚持每天去公园晨练以保持良好的体能状态,他的身体状况证明即使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也不必畏惧。
  5.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并保护员工健康,在设计新的生产流程时应该充分考虑到适当的劳动强度分配。

分词解释

láo

1 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动。~力。~逸。功~(功业,成绩)。按~分配。2 辛苦,辛勤:~苦。~顿(劳累困顿)。~瘁(劳累病苦)。~碌(事情多而辛苦)。~心。疲~。烦~。任~任怨。3 劳动者的简称:~工(旧时指工人)。~资。4 用力:~苦功高。勤~。徒~无功。5 用言语或实物慰问:慰~。~军(慰劳军队)。6 姓。

dòng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2 使开始发生:发~。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6 非静止的:~画。7 可变的:~产。8 行为:举~。~作。9 常常:~辄得咎。

qiáng,qiǎng,jiàng

1 健壮,有力,与“弱”相对:~壮。~健。~人。~力。~大。~劲。刚~。富~。列~。~弩之末。年富力~。2 程度高:~手。~烈。~酸。能力~。3 胜过,优越,好:~干。争~好(hào )胜。4 有余,略多于某数:~半(超过一半)。5 使用强力,硬性地:~占。~加。~攻。~悍。~横(hèng )。~梁(强横霸道)。6 着重,增加分量:~化。增~。

dù,duó

1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刻~。~量衡。2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高~。风~。3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角~。4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湿~。经~。纬~。浓~。5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6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制~。法~。7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8 能容受的量:气~。9 考虑,打算:置之~外。10 过,由此到彼:~日。~假。欢~新春。11 量词,次:一~。再~。12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剃~(剃发出家)。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