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凿子的简介:

záo/zuò zǐ
1.挖槽或打孔的工具。长条形﹐前端有刃﹐使用时用重物砸后端。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挖削或穿孔所使用的工具。【例】工匠用凿子将纪念文刻在石碑上。 ◎

1. 一种挖槽或打孔用的工具。长条形,前端有刃,使用时用重物敲击后端。

《凿子》这个词在中文中通常不单独作为一个名词使用,而是指“凿子”,即用于开凿、雕刻的一种工具。它属于木匠、石匠等工匠常用的器具之一,具有楔形或锥形的工作端面,工作时通过锤击或者手动施力来实现材料的切削。下面分别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1. 基本概念:凿子是一种带有锐利刃口的手工工具,主要用途是开槽、打孔或雕刻等,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和工艺品制作等领域。

  2. 结构特点

  3. 通常由金属(如钢)制成,前端呈楔形或锥形,便于切割。
  4. 柄部较粗,便于握持与施力。
  5. 根据使用场景不同,可有多种尺寸和刃口形状的设计。

  6. 使用方法:通过锤击或者其他方式施加力量于柄部,使前端的刀刃对材料进行切削或凿刻。

  7. 用途

  8. 建筑施工中开槽、打孔;
  9. 家具制作中雕刻图案;
  10. 工艺品加工中的精细雕刻;
  11. 土木工程中石材雕刻等。

造句

  1. 石匠用凿子在石碑上仔细雕琢,希望能留下传世的艺术珍品。
  2. 在装修工地上,泥瓦匠手持铁制的凿子准备在墙上开孔安装插座。
  3. 雕塑家为了完成他的作品,每天都会拿着一把特制的凿子工作几个小时。
  4. 木匠使用各种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凿子来精雕细琢家具表面的花纹。
  5. 当天晚上,小李独自在家尝试雕刻一个小小的木雕,他小心翼翼地用凿子刻画着每一个细节。

分词解释

záo

1 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称“凿子”。2 穿孔,挖掘:~孔。~井。~通。3 器物上的孔,是容纳枘(榫头)的。4 明确,真实:~~。证据确~。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