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户的拼音、解释、组词

僧户的简介:

sēng hù
1.僧房的门户。

  • AI解释

词语“僧户”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词汇,它主要指的是和尚或者出家人。这个词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出家人的管理和登记制度。

详细解释

  1. 起源与含义:“僧户”通常是指那些以寺院为家,过着宗教生活的人。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宋朝以后,政府为了加强对这些人的管理,在户籍系统中设立“僧、道、尼、姑”等特殊类别,并给予他们特定的社会身份和福利。

  2. 社会地位与权益:在某些时期,“僧户”享受特定的税收减免政策和社会保障。例如,在明朝时,僧侣可以免除土地税和其他一些赋役;同时,政府也会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以保证寺庙的正常运作。

  3. 户籍制度的影响:“僧户”登记制度的存在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人口管理的高度关注。通过这一制度,统治者能够更有效地控制社会流动,并确保国家的人口统计数据准确无误。

造句

  1. 历史上,许多“僧户”选择出家为的是逃避世俗的压力与纷扰。
  2. “僧户”的身份赋予了他们一定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个人精神追求的空间。
  3. 在古代,政府会定期对“僧户”的人数进行统计,以了解全国的宗教状况和社会流动情况。
  4. 宋朝时期的“僧户”享受到了较为优厚的社会福利和税收优惠。
  5. 作为“僧户”,他不仅放弃了世俗的生活方式,还积极投身于佛学研究与传播。

分词解释

sēng

1 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梵语“僧伽”的简称:~侣。~尼。~人。~众。~俗。高~。

1 一扇门,门:门~。窗~。~枢不蠹。夜不闭~。2 人家:~口。~主。门~之见(亦指派别上的成见)。3 会计部门称账册上有业务关系的团体或个人:~头。开~。4 门第:门当~对。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