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榜安民的拼音、解释、组词
出榜安民的简介:
chū bǎng ān mín
榜:旧指官府的告示。贴出告示,安抚人民。
榜:旧指官府的告示。贴出告示,安抚人民。
- AI解释
《出榜安民》这四个字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统治者或政府发布文告或者公告来安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具体来说,“出榜”是发布公文、通告的意思;“安民”则是使人民安宁和安定下来。
详细解释:
- 出榜:这里指朝廷、地方官府或其他权力机构通过发布正式的布告或公告,向公众传达重要信息。
- 安民:意为安定民心,确保民众的心理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和谐。通常在社会动荡或出现重大事件时使用此策略来缓解紧张局势。
造句:
- 在这次自然灾害后,政府紧急出榜安民,承诺提供必要的援助,并呼吁市民保持冷静和合作。
- 知县决定亲自出榜安民,详细解释了最近税收政策的变化及其对当地经济的积极影响。
- 官府在城门口贴出了告示,上面写着“出榜安民”的字样,以平息可能引发的社会恐慌情绪。
- 当地政府为了稳定社会情绪,特地派官员到各个村落张贴公告,并亲自讲解情况,从而达到了出榜安民的效果。
- 为了让百姓更加安心,市长决定通过媒体发布官方声明并出榜安民,公开解释当前的紧急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这些句子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出榜安民”这一概念的应用,包括自然灾难后的安抚、税收政策的说明以及公共事务公告等。
分词解释
出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榜
bǎng,bàng
1 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帖(官府的公告)。红~。张~。光荣~。~文。发~。~眼(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书(原指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泛指招牌一类的大型字)。
安
ān
1 平静,稳定:~定。~心。~宁。~稳。~闲。~身立命。~邦定国。2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民。~慰。~抚。3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4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转危为~。5 装设:~置。~家立业。6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的什么心?7 疑问词,哪里:~能如此?8 姓。
民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