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壤的拼音、解释、组词

击壤的简介:

jī rǎng
古代一种投掷游戏。“壤”为前广后锐的木板,长1尺4寸,阔3寸,形如屐。游戏时先侧一壤于地,在距三、四十步处以手中壤击之,中者为胜。为尧时老年人盛行的娱乐活动。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古代的游戏。将一块鞋状的木片当靶子,在一段距离之外用另一块木片对其投掷,打中则获胜。汉.王充《论衡.刺孟》:「夫毁瓦画墁,犹比童子击壤于涂,何以异哉?」此本为老人闲暇无事时的游戏。《艺文类聚.卷一一.帝王部.帝尧陶唐氏引帝王世纪》:「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五十老人击壤于道。」后比喻太平盛世。《文选.张协.七命》:「玄龆巷歌,黄发击壤。」唐.张说〈季春下旬诏宴薛王山池序〉:「河清难得,人代几何?击壤之欢,良有以也。」

击壤》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游戏,最早见于《史记·五帝本纪》,后来在《孟子》、《庄子》等典籍中也有所提及。它是指先民们在田间地头休息时,用木棒敲打地面的游戏方式,象征着淳朴的乡野生活和闲适自在的心情。这个词语更常用来形容古代百姓生活的安逸和平静。

造句

  1. 在《击壤歌》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先民对简单快乐生活的向往。
  2. 他喜欢一个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仿佛在重温那份久违的《击壤》时光。
  3. 每一个《击壤》的动作背后,都蕴含着古代人民对于大自然和生活的敬仰与热爱。
  4. 想象一下,人们坐在田埂上,《击壤》的声音交织成一首宁静而悠扬的田园诗篇。
  5. 即使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可以从《击壤》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享受片刻的闲暇时光。

这些句子旨在捕捉和传达“击壤”所象征的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即一种远离喧嚣、追求内心平静的状态。

分词解释

1 敲打,或做类似敲打的动作:~打。~鼓。~中(zhòng)。~破。~毙。~水(a.拍打水面;b.指游泳)。旁敲侧~。2 攻打:~败。~毁。打~。声东~西。3 碰,接触:撞~。目~。肩摩毂(gǔ)~(亦作“摩肩击毂”)。

rǎng

1 松软的土,可耕之地:土~。沃~。~土。2 地,与“天”相对:霄~。天~之别。3 地区,区域:~界。接~。穷乡僻~。4 古同“攘”,纷乱。5 古同“穰”,五谷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