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精蓄锐的拼音、解释、组词

养精蓄锐的简介:

yǎng jīng xù ruì
养:保养;精:精神;蓄:积蓄;锐:锐气。保养精神,蓄集力量。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保养精神,积蓄力量。※语或本唐.符载〈上巳日陪刘尚书宴集北池序〉。△「休养生息」、「养威蓄锐」

2. ※唐.符载〈上巳日陪刘尚书宴集北池序〉(据《文苑英华.卷七一一.序》引)览水府,摧江蓠。叱天吴,拉冯夷。跃龟鱼,腾蛟螭。召琴高,啸宓妃。蓬壶以回,泊若云蔚而霞帔,一何壮也!及乎耳烦目剧,绵趣静境,稍自引去于空阔,水波不动,四罗群山。簪裾坐于天上,思虑游于象表,又何旷也!观夫水嬉之伦,储精蓄锐,天高日晏1>,思奋余勇。实有赤县,两为朋曹,献奇较艺,钩索胜负,于是划万人之浩扰,豁一路之清泚。 〔注解〕 (1) 晏:晴朗无云。

3. 「养精蓄锐」原或作「储精蓄锐」,指储存精神,积蓄力量。见于唐符载的〈上巳日陪刘尚书宴集北池序〉。这篇序是写作者在三月上旬时,和刘尚书等人,一起到北池游览的情形。西蜀古称天府之国,江山壮阔,北池位于西蜀近郊。他们一行人来到北池边,登船游览北池的风景。船上有戏曲表演,水中有丰富的生物,两岸风景壮丽,令人目不暇给。符载看著绚丽的景色有点累了,就独自将船划到空旷的水边休息,保养精神,准备再次欣赏北池的美景。后来「养精蓄锐」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保养精神,积蓄力量。出现「养精蓄锐」的书证如《三国演义.第三四回》:「大军方北征而回,未可复动。且待半年,养精蓄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文中之「养精蓄锐」即是指大军才刚打仗回来,应该好好保养精神,积蓄力量,待恢复生气后再战。

1. 培养精神,积蓄力量。【例】他这几年来养精蓄锐,勤加练习,期望在这次比赛中能击倒对手。

1. 培养精力,以待时机。《三国演义》第三四回:「且待半年,养精蓄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倒头大睡,养精蓄锐,准备进二三场。」

词语《养精蓄锐》出自于古代汉语,是一个成语。其含义是指保养精神体力,积蓄力量,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或进行激烈的战斗。这个成语常用于比喻人们通过适当的休息和准备来增强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详细解释

  • 养精:保养精力。
  • 蓄锐:积聚能量、锐气。

这个词强调了在行动之前需要充分准备,确保个人或团队能够有最佳的状态面对未来的任务或冲突。

造句示例

  1. 这次马拉松比赛前,他特意调整作息时间,养精蓄锐,希望能赢得好成绩。
  2. 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她决定放弃熬夜复习的做法,开始养精蓄锐,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摄入。
  3. 足球运动员在赛季结束后进行休整和训练,就是为了养精蓄锐,在下一个赛季中取得更好的表现。
  4. 在创业过程中遭遇了许多挫折后,他选择暂时退出市场,专心养精蓄锐,等待更合适的时机再出击。
  5. 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辩论赛,他们团队成员相互鼓励,共同进行策略讨论和演练,以期达到养精蓄锐的效果。

以上造句展示了成语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方式。希望这些例子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养精蓄锐”这一词语。

分词解释

yǎng

1 抚育,供给生活品:~育。赡~。抚~。~家。2 饲养动物,培植花草:~花。~殖。3 生育,生小孩儿。4 抚养的(非亲生的):~子。~父。~母。5 教育,训练:培~。教~。6 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病。~心。~性。休~。营~。~精蓄锐。7 保护修补:~路。

jīng

1 上好的白米:“食不厌~”。2 细密的,与“粗”相对:~密。~细。~确。~制。~读。~选。~心。~研。~雕细镂。3 聪明,思想周密:~悍。~敏。~明。4 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东西:~华。~英。~神(a.指人主观世界,包括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b.内容实质,主要的意义;c.指人表现出来的活力)。5 人表现出来的活力、生气:~力。聚~会神。无~打采。6 专一,深入:~诚。~忠。~炼。~湛。~严。7 雄性动物体内的生殖物质:~子。8 很、极:~湿。~瘦。~光。9 完美,最好:~美。~妙。~益求~。10 明朗,清明:“天~而见景星”。11 神话传说中的妖怪:~灵(a.鬼怪;b.机灵)。妖~。12 古同“菁”,花。

1 积聚,储藏,保存:~藏。~洪。~发(fà )。~养。积~。储~。兼收并~。2 存于心中:~志。~怨。~谋。~意。含~。3 等待:“孰谓时之可~?”

ruì

1 锋利,尖,与“钝”相对:~利。~不可当。2 感觉灵敏:敏~。3 勇往直前的气势:~意进取。养精蓄~。4 精良:精~。5 骤,急剧:~减,~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