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謡的拼音、解释、组词

农謡的简介:

nóng yáo
1.农歌。

  • AI解释

《农谣》,也称为“农歌”或“农谚”,是中国民间的一种口头文学形式,通常指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中创作和流传下来的歌谣。这些歌谣不仅具有娱乐、教化的作用,还蕴含了丰富的农业知识和技术经验,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细解释

  1. 来源与形成:农谣来源于劳动实践,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自然的理解以及与之和谐共处的智慧。
  2. 内容广泛:涉及播种、耕作、收获等农业生产各环节,也包括季节变换、气候特点、作物生长规律等方面的知识。
  3. 艺术特色:语言生动形象,形式多样(如五言、七言诗),常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4. 文化价值: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也是研究古代农业技术发展历史的重要资料。

造句

  1. 在春天播种时,村民们常常会唱着农谣来激励自己,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
  2. 那首关于如何预防农作物病虫害的农谣已经被村民们传颂了几十年。
  3. 村长邀请几位老农民为孩子们讲解并演唱传统的农谣,希望能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4. 虽然科技日益发展,但在春耕之前回顾一些农谣仍然是很有意义的传统习俗。
  5. 在每年的丰收节上,举办一场农谣比赛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受欢迎的文化活动。

分词解释

nóng

1 种庄稼,属于种庄稼的:务~。~业。~田。~产。~垦。~家。~忙。~民。~妇。~奴。2 种庄稼的人:贫~。菜~。谷贱伤~。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