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1882-1948)的拼音、解释、组词

冯玉祥(1882-1948)的简介:

féng yù xiáng (1882-1948)
国民党爱国将领。安徽巢县(今巢湖)人。1924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将所部改为国民军,并电邀孙中山北上。1926年在五原誓师,脱离北洋军阀,加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1930年与阎锡山、李宗仁等举兵反蒋(介石),先后爆发了蒋冯战争和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曾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抗日战争初期,任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抗战胜利后因反对蒋介石的内战、独裁政策,被迫去美国。1948年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回国参加新政治

  • AI解释

词语:冯玉祥(1882-1948)

详细解释

冯玉祥,原名锦魁,字焕章。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人物,主要活跃于辛亥革命至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北伐军的重要将领、国民党的高级军事领导人之一,他不仅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同时也是一位政治家和教育家。

冯玉祥出生于河北盐山的一个普通农家家庭,在年轻时曾投笔从戎,先后在清朝军队中服役,并参与了辛亥革命。他在北伐战争期间立下了赫赫战功,特别是在中原大战中,他率领的国民军与蒋介石的中央军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冯玉祥还是一位倡导革新、提倡民主的人士。在其担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等职时,他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地方发展的政策。此外,他还主张教育改革,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并致力于推动现代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造句示例:

  1. 冯玉祥不仅是一名杰出的军事领袖,而且是推动中国进步的重要人物。
  2.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冯玉祥的名字如同一面旗帜,激励着无数有志之士为国家和民族而战。
  3. 通过研究冯玉祥的一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近代中国的复杂历史和社会变迁。
  4. 冯玉祥曾提出教育改革主张,倡导普及现代知识,以培养出更多对社会有用的公民。
  5. 尽管冯玉祥的政治生涯经历了起起落落,但他的精神和理念依然激励着后来者继续为实现民主和进步而努力。

分词解释

féng,píng

1 姓。

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石。~器。~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金~良言。~不琢,不成器。2 美,尊贵的,敬辞:~泉。~液(美酒)。~言。~姿。~照(敬称别人的照片)。~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立。金科~律。金~其外,败絮其中。3 姓。

xiáng

1 吉利:~和。~瑞(吉祥的征兆)。不~。吉~。2 吉凶的预兆:~麟。~云。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