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乱存亡的拼音、解释、组词

治乱存亡的简介:

zhì luàn cún wáng
安定、祸乱、存续、灭亡。指国运的各种情况。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国家安定、变乱、生存、灭亡等各种情况。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汉书˙卷六十˙杜周传:后妃之制,夭寿治乱存亡之端也。亦作治乱兴亡。

1. 国家安定、变乱、生存、灭亡等各种情况。《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汉书.卷六○.杜周传》:「后妃之制,夭寿治乱存亡之端也。」也作「治乱兴亡」。

《治乱存亡》,这个词汇组并非一个独立的成语或固定短语,而是由“治”、“乱”、“存”、“亡”四个字组成。它们分别代表了社会状态、国家命运等层面的概念。“治”通常指政治清明,社会稳定;“乱”则指社会动荡不安,秩序混乱;“存”表示存在,持续不衰;“亡”则是灭亡、消失的意思。

详细解释

  1. :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稳定,法律健全,人民安居乐业的状态。
  2. :与治相对,指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生活困苦。
  3. :意为存在和发展。可以理解为某个国家、政权等是否能持续存在下去。
  4. :则是指消失或灭亡的意思。

造句

  1. 自从实施了新的经济政策,国内开始走向繁荣,治理混乱的局势也在逐渐好转。
  2. 在这场战争中,一个国家能否存亡,不仅取决于军事力量,更重要的是人民的支持和凝聚力。
  3. 这场政变导致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乱之中,使得原本稳定的局面荡然无存。
  4. 只有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我国才能在国际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实现长久的存亡。
  5. 为了保证国家能够长治久安,我们必须持续努力提升治理能力,防止社会出现混乱。

以上句子是基于对“治乱存亡”概念的理解构建的示例句。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语境进行调整和变化。

分词解释

zhì

1 管理,处理:~理。~家。~丧。~标。~本。~国安邦。自~。统~(a.管理;b.分配)。2 整理:~河。~水。3 惩办:~罪。处(chǔ)~。4 医疗:~病。~疗。医~。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蝗。~蚜虫。6 从事研究:~学。~史。7 安定:~世。~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府~。~所。9 姓。

luàn

1 没有秩序:~套。紊~。凌~。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3 混淆:~伦。败常~俗。4 任意随便:~吃。~跑。5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6 横渡:~流。7 治理:~臣。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

cún

1 东西在那里,人活着:~在。~亡。生~。2 保留,留下:保~。留~。~照。~疑。去伪~真。3 寄放:寄~。4 停聚:~水。5 怀有,怀着:~心。不~任何奢望。

wáng,wú

1 逃:逃~。流~。2 失去:~佚。~羊补牢。3 死:伤~。死~。4 灭:灭~。~国奴。救~。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