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皮的拼音、解释、组词

泼皮的简介:

pō pí
流氓;无赖:这人是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流氓、无赖。【例】这家伙以前只是帮派的小泼皮,想到不到竟然混成大毒枭。

1. 流氓、无赖。元.李寿卿《伍员吹箫》:「元来是怕媳妇的乔人,吓良民吓良民的泼皮。」《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只道卸下茅坑,唤几个泼皮来,正要下去淘摸。」也作「剥皮」。

泼皮》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直接使用,但可以理解为形容一些行为举止放肆、不拘小节的人。这个词有时也用于描述古代社会中的特定群体——泼皮牛二或泼皮浪子等,这些人物多出现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比如《水浒传》中提到的泼皮,他们往往性格粗犷豪迈,行事轻狂。

详细解释

  • 词语含义泼皮一般形容行为举止放肆、不讲理的人。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时指那些游手好闲、行为不当的人。
  • 用法与情感色彩:这个词通常带有贬义或戏谑的意味,用于描述某些人的粗鲁或无礼。

造句

  1. 小王总是喜欢和人吵架,真是个不折不扣的泼皮
  2. 别看他是位老兄,其实是个十足的泼皮,连基本的社会规则都不遵守。
  3. 这种泼皮的行为在公共场所是不可以容忍的。
  4. 在那个年代,有些人被称为泼皮浪子,他们往往生活放荡不羁。
  5. 现代社会中,这种泼皮的行为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请注意,“泼皮”一词多为贬义,在使用时应保持谨慎。现代语言中有更多正面或中性的词汇可以替代“泼皮”,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或冒犯他人。

分词解释

1 猛力倒水使散开:~洒。~街。~墨(中国画技法之一)。~水。~冷水(喻打击人的情绪)。2 野蛮,不讲理:~辣(a.凶悍;b.有魄力。均亦作“拨剌”)。~皮(流氓)。撒~。~妇。3 有魄力:他做起事来真~。

1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毛。2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3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书~。4 表面:地~。5 薄片状的东西:豆腐~。6 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了。7 不老实,淘气:顽~。8 指橡胶:胶~。~球。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