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信公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明信公子的简介:

míng xìn gōng zǐ
印章的别名。

  • AI解释

词语“明信公子”实际上是一个网络流行语,由两个词组合而成:“明信片”和“公子”。这个词语在网络上被创造出来,并非来自正式的语言或文学作品。通常来说,“明信片”的原意是指人们用来寄给朋友或家人的纸质卡片,而“公子”则常用于指代年轻且有身份、地位的男性。

在网络语言中,“明信公子”多被用作一种比喻或拟人化的表达方式,通常指的是一个看起来很文雅或者给人一种很高尚感觉的人,可能带有浪漫或幻想色彩。这个词组更多地出现在社交平台和网络文学等非正式的语言环境中。

造句

  1. 在这次旅行中,我遇到了一个像明信公子一样的人物,他的言行举止都非常有风度。
  2. 我最喜欢看的那种小说,主人公往往就是一个典型的“明信公子”,总能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3. 她的男朋友是个标准的“明信公子”类型,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谈吐方式都让人感觉很舒心。
  4. 在虚拟社区里,经常会有人扮演或者模仿这样的“明信公子”角色,以满足大家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5. 这个故事中的男主角就像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明信公子”,给读者带来了不少想象的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明信公子”并非正式词汇,在使用时请注意其适用场合。

分词解释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

xìn,shēn

1 诚实,不欺骗:~用。~守。~物。~货。~誓旦旦。2 不怀疑,认为可靠:~任。~托。~心。~念。3 崇奉:~仰。~徒。4 消息:~息。杳无音~。5 函件:~件。~笺。~鸽。~访。6 随便,放任:~手(随手)。~步(随意走动,散步)。~笔。~意。7 同“ 芯 ”。8 姓。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