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皮癣的拼音、解释、组词
松皮癣的简介:
sōng pí xuǎn
1.皮肤病名。局部皮损,红白斑点相连,状如松树皮,故名。
1.皮肤病名。局部皮损,红白斑点相连,状如松树皮,故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状如苍松之皮,红白斑点相连,时时作痒的癣。因风寒或风热侵入,使皮肤干燥失养而致。患部多为四肢伸侧、头皮等处。
《松皮癣》并非一个标准医学或民间常用术语,可能在某些地方指的是某种皮肤病的一种形象化说法。在传统中医中,“癣”一词常用来描述一种皮肤瘙痒、有鳞屑的皮肤病,如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但“松皮癣”这一具体表述并未在医学或民间常用语言中有明确记载。
如果假设它是指某种类似现象的话,可能指的是皮肤干燥或炎症导致的类似松树皮样的状况,或者是某些特殊情况下皮肤呈现的一种状态。不过,具体的病因和治疗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指导。
为了准确性和严谨性,在此提供一种假设性的解释: 假设“松皮癣”指的是由于皮肤过于干燥或者是因为某种皮肤病而造成的皮肤表面出现类似于松树皮状的状况,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描述它:
松皮癣:一种形象化的说法,用于描述皮肤因为过度干燥或其他原因(如某些皮肤病)而导致皮肤失去弹性、变得粗糙和开裂,呈现出类似松树皮的状态。这种状态可能会引起瘙痒或不适感。
造句: 1. 由于长时间处在干燥的环境中,他的手背长出了一层类似于“松皮癣”的皮肤。 2. 医生建议使用保湿霜来缓解因皮肤过于干燥导致的像“松皮癣”一样的状况。 3.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他的手脚上的“松皮癣”逐渐减轻了。 4. 在冬季,很多人的皮肤会出现类似“松皮癣”的变化,需要特别注意保湿。 5. 如果不及时处理,由于不当使用护肤品导致的过度干燥可能会发展成像“松皮癣”一样的严重状态。
请注意,上述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假设情况下的描述,并非医学事实。对于任何实际的皮肤问题,请务必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
分词解释
松
sōng
1 种子植物的一属,一般为常绿乔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种子可榨油和食用:~针。~脂。~香。~子。2 稀散,不紧密,不靠拢,与“紧”相对:捆得太~。土质~软。3 宽,不紧张,不严格:规矩太~。~懈。4 放开:~手。~绑。~心。5 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肉~。鱼~。6 姓。
皮
pí
1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毛。2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3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书~。4 表面:地~。5 薄片状的东西:豆腐~。6 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了。7 不老实,淘气:顽~。8 指橡胶:胶~。~球。9 姓。
癣
xuǎn
1 由霉菌引起的某些皮肤病的统称,患处常发痒:~疥。头~。手~。体~。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