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侧的拼音、解释、组词

倾侧的简介:

qīng cè/zè/zhāi
1.亦作"倾仄"。 2.偏斜,倾斜。 3.指偏离。 4.指行为邪僻不正。 5.摇摆不定。 6.崎岖不平。 7.随顺;依附。 8.困顿,颠沛。 9.指社会动荡不安。 10.覆灭;败亡。 11.倒塌。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偏斜。如:「她倾侧著身子,听得十分入神。」《宋史.卷四三○.道学列传四.李方子》:「方子既归,学者毕集,危坐竟日,未始倾侧,对宾客一语不妄发,虽奴隶亦不加诟詈,然常严惮之。」

2. 乖离不正。《荀子.臣道》:「挢然刚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然方公之欲治臣也,公倾侧法令,先后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

3. 摇摆不定。《荀子.议兵》:「若飞鸟然,倾侧反复无日,是亡国之兵也。」《宋史.卷二八三.列传.夏竦》:「竦材术过人,急于进取,喜交结,任数术,倾侧反复,世以为奸邪。」

4. 困顿、颠沛。《汉书.卷四○.张陈王周传》:「陈平之志,见于社下,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于汉,而为谋臣。」《后汉书.卷四○.班彪列传上》:「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闲,行不逾方,言不失正。」

5. 顺从、依附。《淮南子.要略》:「诚喻至意,则有以倾侧偃仰世俗之间,而无伤乎谗贼螫毒者也。」

6. 崎岖不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若水注》:「高山嵯峨,岩石磊落,倾侧萦回,下临峭壑。」

词语《倾侧》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但它可以拆解为“倾”与“侧”,分别理解这两个字的意思。

  1. :偏向;倾向。
  2. :身体的一边或物体的一面;一旁;旁边。也可以表示方向。

综合起来,“倾侧”的意思可能是指偏向一侧或者有倾斜的状态,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的不稳定状态或人的态度、情感上的偏向。由于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特别常见,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造句来帮助理解其含义:

  1. 他的观点总是偏于某一派别,给人一种不太公正的感觉。
  2. 这座桥因为年久失修而显得有些倾侧,看起来随时都可能倒塌的样子。
  3. 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她明显倾向于支持一方,这让人感觉她的观点不够中立。
  4. 那些不稳定的家具在受到轻微的推挤后就会出现倾斜的状态。
  5. 他最近的态度有点倾向朋友那边了,这让其他人感到有些不满。

需要注意的是,“倾侧”这个词语并不是汉语词汇中的固定搭配,在上述造句中是根据其可能的意思进行的一种推测性表达。在实际使用中,请以具体的语境为准,并建议查询相关的词典或资料来确认其确切含义和用法。

分词解释

qīng

1 斜,歪:~斜。~侧。~塌。~圮。~跌。2 趋向:~向。~心。~慕。~注。左~。右~。3 倒塌:~颓。~覆。~轧(yà)(在同一组织中互相排挤)。4 使器物反转或歪斜以倒出里面的东西;引申为尽数拿出,毫无保留:~箱倒箧(亦称“倾筐倒庋”)。~盆大雨。~城。~洒。~销。5 用尽(力量):~听。~诉。~吐。

cè,zè,zhāi

1 旁:~面。~影。~门。~室。~翼。~记(关于某些活动的侧面的报道)。2 斜着:~重(zhòng )(偏重)。~射。~卧。~枝。~芽。辗转反~。3 卑陋:~陋(a.偏僻简陋;b.指地位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