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国安民的拼音、解释、组词

体国安民的简介:

tǐ guó ān mín
体:划分;国:都城。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泛指治理国家。

  • AI解释

词语《体国安民》的意思是指国家安宁,百姓安乐。其中“体国”指的是治理好国家,“安民”则是指让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安定。

详细解释:

  • 体国:字面上可以理解为了解和管理好整个国家。在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中,“体国”不仅意味着要妥善处理国家的各种事务,还要确保国家各项政策能惠及全体国民。
  • 安民:则是指让人民能够过上安宁、稳定的生活。这包括提供足够的生活资料保障、维护社会秩序、解决民生问题等多方面的内容。

造句:

  1. 在他的领导下,国家经济稳步发展,体国安民的政策逐渐落实到了每一个角落。
  2. 这位新任市长以“体国安民”为宗旨,致力于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
  3. 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增强国家安全感,真正实现了“体国安民”的理想状态。
  4.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我们能够更好地实现“体国安民”,让每一个公民都感受到国家的力量与温暖。
  5. 在这次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迅速采取行动保障民生稳定,体现了“体国安民”的执政理念。

这些例子充分展示了《体国安民》这一概念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分词解释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ān

1 平静,稳定:~定。~心。~宁。~稳。~闲。~身立命。~邦定国。2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民。~慰。~抚。3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4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转危为~。5 装设:~置。~家立业。6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的什么心?7 疑问词,哪里:~能如此?8 姓。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