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日章(1882-1936)的拼音、解释、组词
余日章(1882-1936)的简介:
yú rì zhāng (1882-1936)
湖北蒲圻人。190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书院。曾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教育学。1911年任武昌文华大学附中校长。辛亥革命爆发后,组织红十字会,自任总干事,并充任黎元洪的英文秘书及军政府外交部交涉局局长。1917年起任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总干事。
湖北蒲圻人。190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书院。曾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教育学。1911年任武昌文华大学附中校长。辛亥革命爆发后,组织红十字会,自任总干事,并充任黎元洪的英文秘书及军政府外交部交涉局局长。1917年起任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总干事。
- AI解释
词语《余日章(1882-1936)》可能是一个人物的名字,但是从名称来看,并没有直接提供足够的信息来确定他是哪国人、从事什么职业等关键信息。不过,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背景中,这个名字可能会有所指代。因此,我会先假设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名字,他生活在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这段时期。
余日章(1882-1936),根据这一名称和时间跨度来看,可能是指的是一个男性人物,出生于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10=1882),逝世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在该时期,中国经历了社会、政治的剧烈变革。
没有具体的背景信息,我们无法确定他的身份和具体事迹。因此我将提供一个基于这一时间段的人物假设,并给出五个使用这个名称作为人物名的造句。
造句:
- 余日章是一个深受乡民爱戴的地方官员。他任职期间努力为百姓谋福利,如修缮水利设施、推广农业技术等。
- 尽管余日章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和理想信念。
- 余日章年轻时曾留学海外,在那里学习了先进的科技知识并带回国内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 余日章去世后,他的家人将他的一生事迹整理成书,成为了研究那个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
- 当地博物馆中有一幅关于余日章的油画,画中的他正站在讲台上,向村民们传授知识和技能。
请注意,以上内容基于对名称时间范围的假设性描述,并没有真实的史料支持。实际的历史人物和事迹需要通过具体的研究来确定。如果“余日章”是指某个特定历史人物或文化名人,请提供更多背景信息以获得更准确的答案。
分词解释
余
yú
1 文言代词,我:“~将老”。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粮。~兴。~悸。~孽。节~。~生。~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人。4 后:“劳动之~,欢歌笑语。”5 农历四月的别称。6 姓。
日
rì
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班。3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4 某一天:纪念~。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春~。往~。7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8 特指“日本国”。
章
zhāng
1 歌曲诗文的段落:~节。~句。乐~。~回体。顺理成~。断~取义。2 条目,规程:~程。~法。简~。党~。约法三~。3 修理:杂乱无~。4 花纹,文采:黑质而白~。5 戳记:图~。盖~。6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袖~。领~。徽~。像~。7 奏本:奏~。本~。8 同“ 彰 ”,彰明。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