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线的拼音、解释、组词

伏线的简介:

fú xiàn
埋下的线索;伏笔。

  • AI解释

伏线》在文学创作和影视剧本中指的是为了后续的情节发展而预先埋下的线索或信息,这些内容可能并不立即显现出来,但会在适当的时候为剧情的发展提供支持。通常用于制造悬念、推动情节发展或是揭示人物背景等。

详细解释:

  1. 概念伏线是小说、剧本中的一个技巧,指在故事早期就预先埋设的某些信息或事件,这些信息或事件可能当时不起眼或未被注意,但随着剧情的发展逐渐显现其重要性。
  2. 作用
  3. 创造悬念与紧张感
  4. 增加故事深度与复杂度
  5. 为后续情节铺路
  6. 揭示人物性格、背景等信息

示例造句:

  1. 小说《迷途》的开头,作者通过描述主角在图书馆翻阅各种文献,埋下了一个关于失踪事件的重要伏线
  2. 在电视剧《风云再起》中,主人公过去的暗杀事件被巧妙地作为伏线引入,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的变化奠定了基础。
  3. 电影《秘密花园》里,女主角无意间发现的日记成为了故事发展的关键伏线,推动了整个剧情走向高潮。
  4. 网络小说《幻影之影》中,主角在一次探险中偶然获得的一块神秘地图被作者作为伏线埋下,为后续的冒险增添了无限可能。
  5. 在短篇小说《迷雾之城》里,描述城市的布局和历史背景的文字实际上隐藏了与故事结局紧密相关的伏线,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猜测结局。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伏线”是一种有效的叙事手法,在文学作品中能够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和深度。

分词解释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 低下去:此起彼~。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降~。降龙~虎。5 隐藏:~兵。埋~。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7 姓。
线

xiàn

1 用丝、棉、麻、金属等制成的细长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丝~。棉~。~圈。~材。~绳。2 几何学上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直~。曲~。~条。3 像线的东西:光~。视~。~索(➊事情的头绪或门径;➋文学作品中情节发展的脉络或文章的思路)。战~。生命~。4 量词,用于抽象事物,数词限用“一”,表示极少: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