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匿的拼音、解释、组词

伏匿的简介:

fú nì
1.隐藏;躲藏。

  • AI解释

词语《伏匿》是古代汉语中的词汇,其含义较为具体。"伏匿"一般用来描述因犯罪或逃避追捕而隐藏起来的行为。

详细解释:

  • :隐藏、隐蔽。
  • :躲避,藏匿。
  • 合义:指人因为某种原因(如犯罪、害怕被追究责任等)而选择隐藏自己的行踪,避免被人发现或者抓捕。

造句:

  1. 偷窃案发生后,嫌犯怕被抓捕,便伏匿在森林深处,几天都没有出来。
  2. 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使得小偷们不得不放弃外出作案,纷纷伏匿家中。
  3. 在古代战争中,士兵如果受伤且无法救治,可能会选择伏匿起来等待时机逃离战场。
  4. 由于害怕报复,他选择在一个偏僻的小村落里伏匿,不敢轻易离开。
  5. 犯罪嫌疑人因担心证据被找到,选择在自己的老家附近伏匿,以图躲避法律的制裁。

以上句子均基于“伏匿”的基本含义进行构建,用不同的场景和人物来表达这一词语的意思。

分词解释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 低下去:此起彼~。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降~。降龙~虎。5 隐藏:~兵。埋~。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7 姓。

1 隐藏,躲藏:隐~。藏~。~名。销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