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管窥天,以蠡测海的拼音、解释、组词
以管窥天,以蠡测海的简介:
yǐ guǎn kuī tiān,yǐ lǐ cè hǎi
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蠡:贝壳做的瓢。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用瓢来量海。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蠡:贝壳做的瓢。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用瓢来量海。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 AI解释
《以管窥天,以蠡测海》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形象地描述了通过狭小的缝隙看天空、用小小的贝壳测量大海的情况。这句话常用来形容以片面或不完整的方式来认识事物,这种做法往往是错误的或是无法得出准确结论的。
解释
-
以管窥天:使用细长的竹管作为观察工具来观看天空。因为视野有限,只能看到一小部分,因此比喻对事物的认识是有限且不全面的。
-
以蠡测海:用小小的贝壳当作量具测量大海的容量。显然,这种方法是非常不准确甚至荒谬的,用来形容人的见识极为浅薄。
这句话强调了观察和认知世界时应采取全面、客观的态度。片面或局限的观点可能会导致误解或错误的判断。
造句
- 小明只从网络上获取信息来评判一件事情,真是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 老师经常告诫我们不要用偏狭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否则就会陷入以管窥天,以蠡测海的困境中。
- 在决策之前,我们应该尽可能广泛地收集信息,而不是以管窥天,以蠡测海地做出决定。
- 通过与不同领域的人交流学习,你将能够避免因自己知识有限而产生的误解和偏见,不再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 面对复杂的问题时,仅仅依据个人经验或单一角度来分析问题会让人感到困惑迷茫。我们应该扩大视野,全面了解事物的本质,克服这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困境——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这些例子展示了如何在各种情境中恰当地使用这个成语,强调了全面和客观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以
yǐ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管
guǎn
1 吹奏的乐器:~乐器。~弦乐。2 圆而细长中空的东西:~道。~线。~见(谦辞,浅陋的见识)。~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量海水,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中窥豹。气~。血~。针~。双~齐下。3 形状像管的电子器件:电子~。晶体~。4 负责,经理:~理。
窥
kuī
1 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探。~伺。~测。~视。管~蠡测(喻见识浅陋,看不清高深的道理)。
天
tiān
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气。~冷。4 季节,时节:冬~。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
测
cè
1 利用仪器来度量:~绘。~量。~控。~算。观~。2 检定,检验:~试。~验。3 料想:推~。4 清:“漆欲~,丝欲沈”。
海
hǎi
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2 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5 漫无目标地:~骂。~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7 特指中国上海:~派。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