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如鸿毛,取如拾遗的拼音、解释、组词
举如鸿毛,取如拾遗的简介:
jǔ rú hóng máo,qǔ rú shí yí
举一根羽毛,拾一件东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举一根羽毛,拾一件东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 AI解释
“举如鸿毛,取如拾遗”是一个成语,出自中国古代典籍。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情轻而易举或是非常容易做到。具体来说,“举”是指提起或举起东西,而“鸿毛”是说大雁的羽毛;“取”则指获取或取得某物,而“拾遗”是指随手捡起地上的小物件。“如”字在这里表示这种行为的状态。
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面对某些事情时,就像举起来很轻的鸿毛一样轻松,或者就像捡拾掉落在地上的东西那样容易。它通常用于描述那些极其简单的事情,或是形容某人做某事非常轻易、毫不费力。
造句
- 在他看来,学习外语简直是“举如鸿毛,取如拾遗”,因为从小在多语言环境中长大。
- 这项任务对他来说轻而易举,简直就是“举如鸿毛,取如拾遗”。
- 对于他而言,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小问题是“举如鸿毛,取如拾遗”的事情。
- 她打扫房间就像“举如鸿毛,取如拾遗”,非常轻松。
- 在这个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获取信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简直就是“举如鸿毛,取如拾遗”。
以上句子都形象地展示了成语的意思,并且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了这个成语。
分词解释
举
jǔ
1 向上抬,向上托:~头。~手。~重。~棋不定。2 动作行为:~止。轻而易~。3 发起,兴办:~义。~办。创~。4 提出:~要。~例。5 推选,推荐:推~。荐~。6 全:~国。~世。~家。7 古代指科举取士:科~。~人。一~成名。8 攻克:“一战而~鄢、郢”。
如
rú
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 到,往:~厕。5 假若,假设:~果。~若。假~。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 与,和:“公~大夫入”。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 表示举例:例~。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13 姓。
鸿
hóng
1 大雁:~雁。~毛。雪泥~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2 大:~博。~图。~沟。~儒。~福。~运。~烈。3 指书信:来~。4 姓。
毛
máo
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笔。羽~。~织品。~骨悚然。轻于鸿~。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之地。3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了。4 粗糙,没有加工的:~布。~估(粗略地估计)。~坯。5 不是纯净的:~利。~重。6 行动急躁:~躁。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了。8 小:~病。~孩子。~~雨。9 货币贬值:钱~了。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钱。11 姓。
拾
shí,shè
1 捡,从地上拿起:~草。~粪。~零(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于文章标题)。~取。俯~皆是。~人牙慧。2 收,敛,整理:收~。~掇。3 “十”的大写。4 旧称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护袖。
遗
yí
1 丢失:~失。~落。2 漏掉:~忘。~漏。3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路不拾~。4 余,留:~留。~俗。~闻。~址。~风。~憾。~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5 死人留下的:~骨。~言。~嘱。6 不自觉地排泄:~尿。~精。7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传。8 抛弃:~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