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骚的拼音、解释、组词

刁骚的简介:

diāo sāo/sǎo
1.头发稀落貌。 2.形容说话断断续续。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头发短而乱。元.狄君厚〈夜行船.忆昔扬州套.新水令〉曲:「别来双鬓已刁骚,绮罗丛梦中频到。」元.无名氏《云窗梦》第二折:「我如今鬓刁骚强整乌云,年纪大倦点朱唇。」也作「刁萧」、「刁搔」、「凋疏」、「雕骚」、「雕飕」。

刁骚》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但根据一些文学作品和地方方言的用法,可以理解为形容人或事物狡猾、不老实或者行为轻浮。这个词通常带有贬义。

详细解释

  1. 含义:形容人的性格或者行为具有某种狡黠、机灵的特点,有时也可能含有讽刺或是不满的情绪在里面。
  2. 语境使用:在一些方言中较为常见,在现代标准汉语中相对少见,常用于描述某个人的行为或态度让人感觉不顺眼、不真诚。
  3. 情感色彩:多为负面情感色彩。

造句

  1. 小明这次考试成绩下滑,老师说是因为他上课时经常刁骚不专心听讲。
  2. 这个问题问得很刁骚,让很多人都措手不及。
  3. 她总是给人感觉很刁骚,让人不知道她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4. 为了搞清楚事情的真相,我们决定去调查一下那个一直刁骚行事的小贩。
  5. 老板对新来的员工说:“别以为我好欺负,不要做那些刁骚的事情。”

请注意,以上“刁骚”一词使用时带有地方色彩和一定情感倾向性,在正式或标准的语言表达中应当谨慎使用。

分词解释

diāo

1 狡猾,无赖:~棍。~滑。2 〔~斗(dǒu)〕古代军中用具,白天用来烧饭,夜间击以巡更。

sāo,sǎo

1 动乱,扰乱,不安定:~乱。~扰。~动。2 忧愁:“离~者,犹离忧也。”3 指中国屈原的《离骚》,后泛指诗文:~体。~人。~客。风~(❶指《诗经》和《离骚》,代指古代诗歌或文化;❷指妇女举止轻佻)。4 举止轻佻,作风下流:~货。5 同“ 臊 ”(sāo ㄙ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