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呆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书呆子的简介:

shū dāi zǐ
指只知读书而缺乏实际知识的人。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沉溺于书中死板知识而不知灵活运用的人。【例】他除了读书,还是读书,真是个书呆子。

1. 沉溺于书籍而不通人情世故的人。《红楼梦》第七五回:「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何必多费了功夫,反弄出书呆子来。」《文明小史》第四○回:「堂倌见他们杂七杂八,穿的衣服不中不西,就认定是学堂里出来的书呆子。」也称为「书痴」。

词语《书呆子》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通常是指那些沉迷于书籍和学习,缺乏社交技能或实践经验的人。这个词往往带有轻微的贬义色彩,用以形容某人过于专注于书本知识而忽视了现实生活的其他方面。

详细解释:

  • 定义书呆子是一种文化现象或者人格特质,指的是那些过度依赖理论知识、缺乏实际生活经验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人。
  • 形成原因:长期的埋头苦读,缺少与人交流的机会;或者过于注重学术或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和兴趣。
  • 特点:对书本的知识有深厚的爱好,有时可能表现为过分拘泥于理论而不重视实践。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得不够自然,可能会显得笨拙。

造句:

  1. 小明是个十足的书呆子,连最基本的社交礼仪都不懂,经常被同学们嘲笑。
  2. 老王年轻时也是个书呆子,现在退休了,终于可以享受没有考试的日子。
  3. 每到周末,小李就会宅在房间里看书,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
  4. 尽管他知识渊博,但因为过于书生气,面试时还是被公司婉拒了。
  5. 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张强决定暂时放下手头的研究,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不再做那个孤僻的书呆子

请注意,使用“书呆子”这个词时要注意语境和语气,避免在不适当的情况下伤害他人感情。

分词解释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dāi,băo

1 傻,愚蠢:~子。~气。~里撒(sā)奸(表面痴呆,暗藏奸诈)。2 不灵活,发愣:~板。~滞。~若木鸡(形容因惊恐而发愣)。3 同“ 待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