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的拼音、解释、组词
原子弹的简介:
yuán zǐ dàn/tán
利用铀、钚等重原子核裂变反应释放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核武器。用铀作核装料的原子弹称铀弹,用钚作核装料的原子弹称钚弹。主要由引爆系统、炸药层、反射层、核装料和中子源等组成。可释放几百吨至几万吨梯恩梯当量的能量。
利用铀、钚等重原子核裂变反应释放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核武器。用铀作核装料的原子弹称铀弹,用钚作核装料的原子弹称钚弹。主要由引爆系统、炸药层、反射层、核装料和中子源等组成。可释放几百吨至几万吨梯恩梯当量的能量。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炸弹。利用可分裂物质的原子核急速的融合或分裂,产生巨大爆炸能量的装置。【例】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1. 一种炸弹。利用可分裂物质(如钸、铀)之原子核急速的分裂,产生巨大爆炸能量的一种炸弹。
《原子弹》这个词指的是人类在20世纪初发明的一种具有极大破坏力的武器。它是一种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产生的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和辐射。原子弹的诞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原子时代,并引发了对和平与战争、技术进步与道德伦理之间的深刻思考。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了结束战争,于1945年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
- 原理:原子弹利用的是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核裂变是通过中子轰击重原子核(如铀235)使其分裂成较轻的原子核,并释放出更多的能量及中子,从而形成链式反应;核聚变则是将两个轻原子核(如氢-1和氢-2)融合为一个更重的原子核(氦),同样会释放巨大的能量。
- 影响:原子弹具有极大的破坏力,能够瞬间摧毁广大的区域,并且其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和环境会造成长期危害。此外,它还引发了全球对于核武器扩散、国际安全以及核能和平利用等多方面的讨论。
五个造句:
- 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找更安全的能源替代方案,以避免再次使用原子弹这样的致命武器。
- 原子弹爆炸留下的废墟成为了永久性的警示标志,提醒人们要珍爱和平。
- 在国际会议上,各国代表讨论了如何加强核不扩散协议以防止原子弹技术被滥用的问题。
- 电影《怒海争锋》中展现了一位英雄人物在二战期间秘密研发原子弹的故事。
- 尽管现在已过去了几十年的时间,但原子弹爆炸对那两座城市的阴影仍然挥之不去。
分词解释
原
yuán
1 最初的,开始的:~本。~告。~稿。~籍。~理。~料。~色。~始。~著。2 本来:~样。~型。~址。~主。3 谅解,宽容:~宥。~谅。4 宽广平坦的地方:~野。平~。5 同“ 塬 ”。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弹
dàn,tán
1 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丸。子~。~雨。枪~。氢~。导~。手榴~。原子~。2 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右摄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