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风韵的拼音、解释、组词
林下风韵的简介:
lín xià fēng yùn
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同“林下风气”。
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同“林下风气”。
- AI解释
词语《林下风韵》的详细解释
林下风韵:这个词组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女性在自然环境中所展现出的独特气质和优雅魅力。这里的“林下”指的是森林或树林之下,象征着一种接近自然、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而“风韵”,则指一个人的举止风度、个性魅力及其内在修养。
这个词可以用于描绘一位女士的形象与气质,强调其不拘泥于世俗规范,而是追求内心纯净与自然和谐的状态。整体而言,“林下风韵”是一个高度诗意化的表达方式,适用于文学创作或艺术评论等情境中,以表达一种理想化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
造句
- 她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悠然自得地行走,恰如一幅生动的《林下风韵》画卷。
- 在这静谧的森林深处,她仿佛一位超脱世俗的仙子,展现出独有的《林下风韵》。
- 她选择了一条与世无争的生活道路,其《林下风韵》让人心生向往。
- 无论在何处,她都能散发出淡淡的《林下风韵》,如同清风拂面般令人舒心。
- 这位艺术家以其独特的《林下风韵》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在艺术界独树一帜。
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林下风韵”这一词语。
分词解释
林
lín
1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森~。~海。~薮(➊山林小泽;➋喻丛集的处所)。2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艺~。碑~。儒~。3 姓。
下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风
fēng,fěng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8 姓。
韵
yùn
1 汉语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声母以外的部分,或声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称“韵母”。如“娘”niáng的韵母是iang,其中i是韵头,a是韵腹,ng是韵尾。~文(有韵律节奏的文学体裁,亦指用这种体裁写成的文章,包括诗、词、歌、赋等。区别于“散文”)。押~。~腹(韵母中主要元音)。~脚(韵文句末押韵的字)。~律(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的规则)。2 和谐而有节奏的:~白。琴~悠扬。3 风度,风致,情趣,意味:风~。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