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主义的拼音、解释、组词
未来主义的简介:
wèi lái zhǔ yì
1.现代文艺思潮之一。1909年意大利马利奈蒂倡始。1911年至1915年广泛流行于意大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传布于欧洲各国。以尼采﹑柏格森哲学为根据,认为未来的艺术应具有"现代感觉",并主张表现艺术家进行创作时的所谓"心境的并发性"。
1.现代文艺思潮之一。1909年意大利马利奈蒂倡始。1911年至1915年广泛流行于意大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传布于欧洲各国。以尼采﹑柏格森哲学为根据,认为未来的艺术应具有"现代感觉",并主张表现艺术家进行创作时的所谓"心境的并发性"。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西元1910年以义大利马利内提(Marinetti)为首所兴起的前卫艺术主张。排斥传统艺术,讴歌近世科学、机械工业、战争、革命等刺激强烈的事物,常以骚动喧嚣作为艺术创作的中心,视运动与速度为新的美。
1. 西元一九一○年以义大利马利内提(Marinetti)为首所兴起的前卫艺术主张。排斥传统艺术,讴歌近世科学、机械工业、战争、革命等刺激强烈的事物,常以骚动喧嚣作为艺术创作的中心,视运动与速度为新的美。
《未来主义》是一个源自20世纪初的艺术运动和文化现象,后来也广泛用于描述对未来充满希望或乐观态度的概念。未来主义最初起源于意大利,并迅速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全球其他地区。它强调速度、技术和动力之美,对机器美学的颂扬以及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批判性否定。
详细解释:
- 艺术运动:未来主义者试图通过艺术表达对未来世界的愿景,他们反对传统的表现手法和主题,转而倡导一种更现代、机械化的风格。这种风格常体现在画作中使用的强烈色彩对比和动态线条。
- 文化态度:在文化层面,未来主义体现为对科技进步及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变革持乐观或甚至狂热的态度。它鼓励人们拥抱变化,并探索新技术如何改变人类生活的方式。
- 文学与语言:除了视觉艺术外,未来主义者还涉足诗歌、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在这些作品中,他们尝试打破传统语法和句法结构,以更自由、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描绘未来世界。
造句:
- 艺术家们被鼓励在展览上展示他们的未来主义作品。
- 这次会议旨在探讨未来主义技术如何改善我们的日常生活。
- 尽管有些人认为未来主义是一种过度乐观的空想,但许多人依然对其怀有极大的兴趣。
- 未来主义者经常使用抽象和象征性的语言来表达对未来的憧憬。
- 在未来主义的设计中,尖端技术和环境友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产品开发。
这些句子旨在从不同角度展现“未来主义”概念及其影响范围,包括艺术创作、技术应用以及社会文化层面的讨论。
分词解释
未
wèi
1 不,不曾,没有:~必。~曾(céng )。~来。~尝。~竟(没有完成的)。~及(a.没有来得及;b.没有达到)。2 地支的第八位,属羊。3 用于记时:~时(下午一点至三点)。4 放在句末,表示疑问:“君除吏尽~?吾亦欲除吏”。
来
lái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5 做某个动作:胡~。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12 表示语气,归去~兮!13 姓。
义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