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的拼音、解释、组词
木星的简介:
mù xīng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的次序计为第五颗行星。与太阳平均距离7.783亿千米。直径14.28万千米,平均密度为1.33克/立方厘米,质量1.9×10^30克。公转周期11.86年,自转周期9小时50分。表面大气稠密,其中有明暗交替的云带,平均温度约-140°c,著名的大红斑是嵌在云带内的云团。其磁场比地球强20~40倍,因而有大规模的极光和光环。有十六颗卫星。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的次序计为第五颗行星。与太阳平均距离7.783亿千米。直径14.28万千米,平均密度为1.33克/立方厘米,质量1.9×10^30克。公转周期11.86年,自转周期9小时50分。表面大气稠密,其中有明暗交替的云带,平均温度约-140°c,著名的大红斑是嵌在云带内的云团。其磁场比地球强20~40倍,因而有大规模的极光和光环。有十六颗卫星。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行星名。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目前已知有六十余颗卫星,有行星环。属于类木行星。大气成分主要为氢和氦,外观可看到平行于赤道,呈现红、棕、黄、白色各异的宽广云带,另有大气气旋造成的大红斑。古时分周天为十二次,木星每岁行经一次,十二岁而一周天,用以纪年,故亦称「岁星」。 △福星、岁星 ◎
1. 行星名。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目前已知有六十余颗卫星,有行星环。属于类木行星,大气成分主要为氢和氦,外观可看到平行于赤道,呈现红、棕、黄、白色各异的宽广云带,另有大气气旋造成的大红斑。古时分周天为十二次,木星每岁行经一次,十二岁而一周天,用以纪年,故也称为「福星」、「岁星」。
在中文中,“木星”通常是指天文学中的一个术语,它代表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是一颗气态巨行星,以其强大的磁场、大红斑等特征而闻名。
详细解释:
- 定义:木星是太阳系中第五颗行星,也是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
- 特点:
- 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行星。
- 外层由氢和氦组成的大气层,内部可能有一个岩石核心。
- 拥有强大的磁场,磁层延伸到非常远的距离。
- “大红斑”是一个巨大的风暴系统,在木星大气上已经持续了至少几百年。
造句:
- 夜空中最亮的行星是金星还是木星?
-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木星的卫星和大气层。
- 当你仰望夜空时,可能会看到一颗非常大的星星——那就是木星。
- 在一次天文观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新的木星环结构。
- 研究木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气态巨行星的形成过程。
分词解释
木
mù
1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2 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3 棺材:棺~。4 质朴:~讷(朴实迟钝)。5 呆笨:~鸡。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姓。
星
xīng
1 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光的或反射光的天体;一般指夜间天空中发光的天体:~球。恒~。行(xíng )~。卫~。披~戴月。2 细碎的小颗粒东西:火~儿。3 秤等衡器上记数的点:定盘~。4 军官衣领上的徽记:五~将军。5 形容夜间:~行。~奔。6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宿。7 像星一样排列,分散:~~点点。8 喻某一方面新出现的杰出人物:影~。歌~。9 古代妇女面上所饰的花点。10 以星象推算吉凶祸福的方术:~术。~相(xiàng )。11 原子核物理学上指高能粒子射入核乳胶或云室、气泡室时发现有许多径迹从一点发出的现象。12 国际通用的衡量宾馆、饭店的等级标准:~级。五~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