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支的拼音、解释、组词

十二支的简介:

shí èr zhī
1.亦作"十二枝"。《礼记.月令》"其日甲乙"汉蔡邕章句:"大挠探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日谓之枝﹐枝干相配以成六旬。"后因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 2.佛家语。即十二因缘。参阅宋法云《翻译名义集.十二支》。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支。也称为「十二子」。

十二支》,在传统中国文化中,特指地支,是中国古代用来记录时间的一种方式。地支由12个不同的符号构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它们与天干配合使用来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

详细解释

  1. 地支的含义:这些符号不仅仅是一种计时的方式,还与动物形象相关联,每个地支都对应一个生肖动物,这种关联方式在不同地区或文化中的具体对应有所不同。在中国传统中,通常的对应为:
  2. 子(鼠)
  3. 丑(牛)
  4. 寅(虎)
  5. 卯(兔)
  6. 辰(龙)
  7. 巳(蛇)
  8. 午(马)
  9. 未(羊/猴)
  10. 申(猴/羊)
  11. 酉(鸡)
  12. 戌(狗)
  13. 亥(猪)

  14. 地支的用途:在中国传统中,地支被广泛用于命理学、风水学等领域。人们相信每个人的出生年份不仅与生肖相关联,还与地支对应的元素和属性有关,这些信息可以用来分析个人的性格特征或命运走向。

造句

  1. 子时(夜间的第一个时辰):在子时,小明的生日派对开始,大家都期待着新年的到来。
  2. 丑时(夜半至清晨之间):传说中的门神会在丑时出现在家门两侧,为家庭带来平安与安宁。
  3. 寅时(早晨日出前的一段时间):寅时,农民们已经开始在田间忙碌起来,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4. 卯时(上午的开始):卯时是读书的好时候,许多人选择这个时间来温习功课或阅读书籍。
  5. 辰时(上午的主要工作时间段):在古代官府中,辰时通常是官员上朝、处理政务的时间。

请注意,上述造句中的“时辰”概念是中国传统计时方法的一部分,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时辰对应的具体时间段可能有所不同。

分词解释

shí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èr

1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 双,比:独一无~。3 两样,别的:~话。不~价。

zhī

1 撑持,伸出,竖起:~撑。~援。体力不~。2 受得住:乐不可~。3 领款或付款:~付。4 调度,指使:~使。~应。~着儿。5 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总~。~流。~离。6 〔地~〕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7 量词:一~笔。